基础教育不能“校内减质校外增负”
发布时间:2019-07-24 09:34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曹靖彬 A+A-
-分享-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许超标培训的禁令下,许多培训班依然如火如荼。培训人员向记者介绍,大部分学生报培训班都是提前学习下学期的内容,如果不报班的话,开学就会被同学落下。而现在许多老师都觉得学生都在外边学了,基本的一些概念就讲得很模糊。

以往的寒暑假是消除半年学习疲惫、躲避严寒酷暑的黄金假日,现在则有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扑面而来,让很多孩子苦不堪言。在笔者看来,“校内不讲校外讲”是变化的主因。近年来,校外培训行业蓬勃发展,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教育需求。然而,过于宽泛的营商环境,让不少培训班“变了味”,其中最受诟病的有两点: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逐利性导致教学抢跑、拔高问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不少在职教师加入校外培训班,把本该课堂上讲的知识点放到校外讲,致使校内教育严重失位、缺质。“校内不讲校外讲”的问题由来已久、普遍存在,却很难得到有效治理。校方明知存在不当行为,却有碍于本校教师而不管不问;教育部门也为了成绩予以纵容;家长想到孩子在学校可能会被“穿小鞋”,也难有作为。因此,在打击校外补课之际,也要抓好校内教学。此外,要严厉惩处相关教师和学校、教育部门负责人,同时鼓励家长和学生积极举报,并保护举报人不被打击报复。

作者:曹靖彬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