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不能“校内减质校外增负”
发布时间:2019-07-24 09:34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曹靖彬 A+A-
-分享-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许超标培训的禁令下,许多培训班依然如火如荼。培训人员向记者介绍,大部分学生报培训班都是提前学习下学期的内容,如果不报班的话,开学就会被同学落下。而现在许多老师都觉得学生都在外边学了,基本的一些概念就讲得很模糊。

以往的寒暑假是消除半年学习疲惫、躲避严寒酷暑的黄金假日,现在则有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扑面而来,让很多孩子苦不堪言。在笔者看来,“校内不讲校外讲”是变化的主因。近年来,校外培训行业蓬勃发展,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教育需求。然而,过于宽泛的营商环境,让不少培训班“变了味”,其中最受诟病的有两点: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逐利性导致教学抢跑、拔高问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不少在职教师加入校外培训班,把本该课堂上讲的知识点放到校外讲,致使校内教育严重失位、缺质。“校内不讲校外讲”的问题由来已久、普遍存在,却很难得到有效治理。校方明知存在不当行为,却有碍于本校教师而不管不问;教育部门也为了成绩予以纵容;家长想到孩子在学校可能会被“穿小鞋”,也难有作为。因此,在打击校外补课之际,也要抓好校内教学。此外,要严厉惩处相关教师和学校、教育部门负责人,同时鼓励家长和学生积极举报,并保护举报人不被打击报复。

作者:曹靖彬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