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办“升学宴”不可取
发布时间:2019-07-29 09:04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汪志 A+A-
-分享-

眼下高考录取工作已渐入佳境,不少家长在孩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筹办“升学宴”。这几天,我陆续接到好几个电话和请柬吃“升学宴”的,其中有公职人员,不好发请柬,只能电话私下邀请。酒店是不能去了,届时化整为零,到一些偏僻的“农家院”分批宴请。不是公职人员的就大摇大摆发请柬,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为什么一些家长给子女大办“升学宴”之风屡禁不止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以前收到的“高价饭票”太多,花出去的“银子”借机要收回来,否则就觉得“吃亏”了。二是眼下独生子女多,“金榜题名”对一个家庭来说可是件大事,不“热闹”一下有点不近人情。三是受“礼尚往来”传统思想影响,一些人收受了别人家的多次礼金后,总要找个机会还礼于对方。

这种“升学宴”不正之风从城市蔓延到了乡村,很多农家娃考上大学后也将“升学宴”移到了城市。笔者一位同事农村亲戚的“升学宴”就非常有派头,不仅大摆宴席近50桌,大宴宾客好几百人,还请来了乐队,可谓“高规格”。

“升学宴”之风带来的后果,是奢侈之风蔓延,相互攀比,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也苦了普通老百姓,令很多家庭苦不堪言。“升学宴”每次礼金200—500元不等,甚至高达数千元,使很多家庭的支出大增,“财政”吃紧。一些人感叹说,以前赴宴只是传统的“婚丧嫁娶”,可眼下已蔓延到乔迁宴、生日宴、满月宴、周岁宴、升学宴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生畏。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各部门都在狠刹大吃大吃之风,崇尚节约,各级纪检部门对公职人员“升学宴”中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制定反制措施,予以杜绝。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办“升学宴”虽然属于个人行为,但影响很坏,不利于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作者:汪志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