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师生陆续返校。很多学生虽然人到了学校,“心”却迟迟未到,还沉浸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快乐当中“无法自拔”。
因此,“收心”是很多教师在开学第一天设计入校课程时的重要考量,也是各班级重要的教育内容。
开学第一天,校园里还飘溢着浓浓的年味
一
为什么部分学生在开学后难以快速“收心”呢?
有的人认为,“过大年”占据了寒假中的大半时间。很多学生都是在团圆、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度过春节的,这期间有太多的快乐令人难忘。虽然开学了,学生们的思绪还是沉浸在过年的种种美好回忆中。
也有很多人认为,元宵节过后,“年”才算真正过完,但一些学校的开学时间却早于元宵节。
不论是何种原因,想让学生们快速“收心”,的确不易。
学生不能快速“收心”,其直观表现是人在学校上课,心思却老想着过年时的种种。这种“身心不一”的状态,导致他们在学习时精神不集中,上课时神游外物。
二
如何让学生“收心”?
教师们各有各的做法,主要都是从说教和学习两方面加码。但是,很多老师会发现,靠说教效果不大,而在学习上加码还可能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人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不仅负面情绪需要释放,快乐与喜悦也需要释放和分享。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新学期第一次的班会课上,班主任能拿出时间让学生们痛痛快快地聊聊过年的那些事,把寒假中美好、快乐及其他情感一吐为快,会有助于学生们快速“收心”。
为了让学生们把过大年中的喜乐充分释放,教师可以提前对学生做动员,让学生去搜集过年相关的话题,诸如:忙年、压岁钱、年夜饭、年俗活动、家庭过年开支、走亲戚、家庭团圆情况、自己的各种感受等等。
在这样的班会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活泼开放的形式让孩子们展开交流。例如: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聊聊过年中的那些事”,鼓励学生上台介绍;在教室里布置几个座位区,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聊天组”;在聊天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座位区间走动,在不同的“聊天组”中与不同的同学分享不同的话题。
新学期到来,寿光市圣城小学学生高兴地翻看新发的教材
三
当然,假期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过得快乐尽兴,肯定有些孩子经历了不愉快的体验,甚至有些困惑及悲伤的事情。
例如:自己在家庭忙年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父母原本答应的事,比如过年期间一天可以玩2小时的游戏,却没有兑现;亲戚给的压岁钱被父母保管,自己没有支配权;父母关系不和谐,导致家庭过年气氛紧张;家里遭遇突发事件,使得过年如同“过关”;光顾着玩儿,忘记了完成寒假作业等等。
这些寒假中的不愉快,也应让学生在聊天中得到释放。在分享这些不愉快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其实自己的同学也会有相似的感受和经历,大家的假期可能不都是那样完美。
无论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事,通过“聊一聊”,情绪都会得到释放,心情会轻松很多。但是,肯定还会有少数学生的情绪无法在小范围聊天中得到安抚,所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全班范围内讨论还是很有必要的。
开学收心,要讲究策略,贵在一个“巧”字。既然学生们的心思还都停留在新年中,那就不妨让他们聊个够,等大家都对这个话题厌倦了,心思就自然回归课堂上来。这时,再要求学生调整状态,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校生活中去,就会更加容易和顺利了。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作者:吴维煊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