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强师路线图”正在徐徐展开
发布时间:2024-03-11 09:10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张桂玲 A+A-
-分享-

  决胜全年,行于春始。

  3月4日—5日,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市召开。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8部门以及16市教育局、21所高校的负责人等近2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教师发展大计,为教育强省吹响了“强师集结号”。

加压奋进

一道全省强师的“动员令”

  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教育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演讲热度正酣之际,这次基础教育“强师”推进会可谓主题明确,正当其时,用意深远。

  教育强省,何以要基础教育强师先行?这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也与山东教育当下的实际发展现状有关。

  基础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奠基任务,是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根基。

  回顾来路,山东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厚实的积淀。省委、省政府曾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题作典型发言,山东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十条经验”曾获教育部高度评价……

  2022年8月,山东获批全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10个试点之一,是教育体量最大、教师人数最多的区域,所以责任更重,挑战更大。

  担子越重,越要砥砺前行。“开展改革试点,建设基础教育强师,是推进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基础、最迫切的需要,是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期待的主动作为,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这样强调。

  据悉,去年8月,山东省印发了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提出了24项改革举措。但关键是,如何在试点周期——2025年底全部落地见效?

  这场新春开局之会,正是力图寻求破题之道、解题之策发起的一道动员令。

热气腾腾

一次名师成长之道的“现场探秘”

  纵观此次会议,亮点有三。

  一是参与人员覆盖面广。此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包括省直部门、各市及承担着师范生及教师队伍培养的21所高校的负责人。会议链接起了决策者、实施者、研究者共商共研共发力,凝聚共识,共赴新征程。

  二是注重实效,节奏紧凑。3月4日下午的现场调研结束之后,晚上19:30,分成3组的圆桌座谈会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有哪些?何以破阻?未来如何精准发力?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晚上22:00以后,大家仍意犹未尽……

  三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尤其是现场调研环节,通过“让现场说话,让事实说话,让教师说话”,让与会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学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经验”。

  淄博市教育局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者,在名师培养方面可谓成绩喜人:2023年,2人入选齐鲁最美教师,5人入选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累计培育13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每200名教师就有1名省级以上名师……

  这样的成绩从哪里来?名师成长是否有道可循?影响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也是每名参会者心中待解的一个“谜团”。

  3月4日下午,从淄博市实验幼儿园到张店区实验中学,再到张店区重庆路中学……在有限的时间里,3所学校分别从劳动教育、科技教育、体育三个方面呈现了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浓厚学术氛围自然流淌其中,让大家看到了名师培养的“淄博现象”背后的些许“奥妙”。

  “种植课,新教师不懂种植,怎么办?”“孩子播下的种子没有发芽,失败了,怎么办?”在淄博市实验幼儿园教研活动展示环节,教育部双名计划人选、全国模范教师王冰带领工作室成员以“小种子,大成长”为主题,对种植劳动的价值观进行了探讨。最后,教师们在相互碰撞与渐趋深入的追问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幼儿是种植活动的主人”。

  一所幼儿园何以培养出7位省级以上名师、特级教师?“窥一斑而知全貌!如此高质量的教研,教师不成长都很难!”观摩中,一名与会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向远而行

一张通往未来强师的“路线图”

  对各地各校前期的大量探索和实践,让与会者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哪些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未来的路怎么走?具体应该干什么?怎么干?

  3月5日上午,围绕“总结交流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情况”“对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推进作出部署”两大议题,从省直部门的发言到淄博、济南、烟台等市教育局和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共8个单位的经验分享,再到副厅长孙晓筠的讲话,“干货满满”的3个小时让与会者心中的答案越来越清晰。

  “试点的意义在于敢为人先、突破创新。我们要聚焦现实问题勇探新路、不落窠臼,努力探索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形成一批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未来改革试点的六大重点工作,包括健全教师工作领导机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讲话中,孙晓筠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会议层次高、内容实、形式活、效果好。”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辉说。

  “了解了政策形势,学习了先进经验,明确了改革任务。”谈及收获,东营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培禄表示,下一步,东营将立足实际,对照试点要求,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创新性谋划“自选动作”,努力将东营打造成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先行区。

  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人事科科长任冬梅说:“会议既有现场名师团队的教研展示,又有深入研讨和经验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淄博经验确实具有很强的借鉴推广价值。今后,我们将会再次来淄取经。”

  “这次会议也为各市、各高校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为高校与地方开展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和U-G-S协同发展搭建了平台。”齐鲁师范学院副校长张兆明说,该校将继续立足学校优势,遵循“成为站在中小学教师身边的人”的理念,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素养提升。

  春风浩荡,击鼓催征。一张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的“齐鲁强师路线图”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作者:张桂玲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