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学校专业教师需求量不断增加。我省规定,职业学校20%编制员额面向企业聘用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让有“真本事”的教师教会学生“真本领”。由此,更多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走进校园,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带徒授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提升兼职教师“兼”的本领至关重要。
一
我省不断改革完善职业学校教师招聘制度,对业界优秀人才采取直接考察方式,使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和技能大师走进职教校园,有近2万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绿色通道”进入职业院校。据报道,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在聘兼职教师共84名,主要来自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云媒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每学期平均授课400课时左右。
毫无疑问,兼职教师对破解专业教师不足的难点起到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兼职教师走进课堂、车间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切实担负起了“职”的使命。
二
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不少地方、职业院校存在兼职教师聘任程序不规范、聘任的对象范围较窄、“师傅”当“老师”依然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况等现象,兼职教师胜任能力不足,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并不大。
2023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中提出,“聘请的兼职教师应以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为主,根据需要也可聘请相关领域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重视发挥退休工程师、医生、教师的作用”。我省将胜任能力作为职业院校选聘兼职教师的首要条件,鼓励相关学校聘请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做兼职教师。此外,还新增通过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导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多种方式聘请兼职教师,并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这样,就为聘任兼职教师设定了更加灵活和规范的范围,从源头上把好兼职教师“准入关”。
三
我省是职教大省,现有职业院校547所、在校生274.4万人。其中,中职学校448所、在校生133.1万人,高职院校99所、在校生141.3万人。近年来,我省中高职院校校均合作企业分别达到14家、268家,来自产业、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共同参与专业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相关工作,从更高境界上发挥了兼职教师的履“职”功能。
同时,我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以能力递进为主线,一体化设计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校企相关专家、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开发569个专业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资源纳入教材,基本形成既分层分类又系统衔接、覆盖各主干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但有效解决了学校培养、企业需求人才不匹配、不好用的矛盾,而且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入新境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四
在当前形势下,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职业院校和兼职教师三方主体的协同意愿。但是,很多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对此还存在不适应、不积极、不深入的问题。如何破解?我省从企业激励、学校激励、人员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如,在企业激励方面,将选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认定、评价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的重要指标。而获得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可以享受技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和培养补贴、产业化发展补贴、抵免教育费附加和贷款扶持等优惠措施。在鼓励学校方面,规定将兼职教师的聘请与任教情况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在计算职业学校生师比时,可参照相关标准将兼职教师数折算成专任教师数。
我省还对经费保障做出了要求,明确地方可结合实际,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专业师资紧缺、特殊行业急需的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与此同时,鼓励职业学校多渠道依法筹集资金,并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确定工作报酬水平,充分体现兼职教师的价值贡献。
五
“兼职教师为我们讲授实用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指导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进而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2023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赵金宝这样评价兼职教师的授课。这说明,兼职教师在职教讲台上教授的知识内容,更贴近企业需求、技术技能的关键和内核,自然而然受到学生的欢迎。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原有职业教育的师资未必能适应新要求,要确保职业教育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专业、高端、精准,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兼职从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实现技能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职业院校更要主动求变,做好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入企顶岗锻炼,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新趋势、新样态、新规范,学习新技术、新工艺,锤炼新本领、新能力,为教育教学积累前沿理论和技术技能支撑,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活力和源泉。
在当前形势下,我省为职业院校聘任兼职教师在制度上立起了“四梁八柱”。但是,具体的实施和执行,还需要各地、各职业院校以及行业、企业一同搭建起“立交桥”,拓展出“快速路”。唯有如此,才能促进职业教育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为技能强国贡献职教力量。
作者:李国良 廉德忠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