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前教育领域对教师在幼儿深度学习中的角色定位与策略运用十分关注,但诸多教师对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仅仅停留在理论认识层面,缺乏实践运用经验。特别是倡导尊重与自主的户外游戏环节,师幼互动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教师的情感性支持不足、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教师对幼儿探究式问题的回应水平不高等。这导致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需求得不到有效回应与支持。
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如何通过师幼互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潜能。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在户外自主游戏环节,师幼互动应着眼于幼儿情感需求及已有经验,通过“开放性提问”和及时反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注情感需求,营造轻松的情感氛围
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构建一个素材丰富、能自主探索的物质环境,而且要创设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精神环境。在安全、有归属感的精神环境下,自主游戏中的幼儿更敢于探索未知、挑战自我,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和胜任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幼儿互动,肯定幼儿作为游戏互动的主体角色,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尊重不同幼儿的个性化游戏尝试。这些做法都会让幼儿感到被爱、被认可、被支持。
关注已有经验,
处理好已有经验与未知经验的关系
新经验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活动开展的前提,也是师幼互动“发起”环节的关键。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时,教师需打破“幼儿不回答问题就是无经验”的误区。幼儿不回答可能是不善于语言表达,需要时间梳理思路,或因紧张而害羞。此时,教师应结合具体行为进行判断。以轮胎游戏为例,教师提问幼儿“怎样能站在轮胎上不摔下来”时,幼儿虽未回应,但游戏中会张开手臂保持稳定。这就体现出“通过调整身体维持平衡”的隐性经验,教师需认可这类“行为化经验”,避免忽视幼儿的潜在能力。同时,每名幼儿的经验都存在差异,教师要从认知、情感、能力维度全面了解。
处理已有经验与新经验的关系,需“以旧促新”拓宽生长路径。首先,要激活旧经验。比如,幼儿有室内搭积木“大在下、小在上更稳”的经验,在他们户外玩游戏“轮胎搭堡垒”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回忆该经验,再探索轮胎摆放方式,为新经验奠定基础。其次,要创设阶梯式挑战,让新经验在试错中生成。比如,针对有“叠放两层轮胎”经验的幼儿,先挑战“在轮胎上放木板防滑动”,让幼儿在已掌握“叠稳轮胎”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对“平衡”“稳定”的旧有认知(如通过调整木板摆放位置、确保轮胎与木板接触稳固),既不脱离已有经验范畴,又能深化对“如何维持物体稳定”的理解;然后,再尝试“叠三层轮胎”生成“错位搭建更稳”的新认知;最后,探索“用木板和轮胎搭建斜坡,让小球滚动”,拓展新方法。每一步都基于已有经验,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围绕解决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只有这样,教师在自主活动开始时才能更精准地把握每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构建自己的核心经验。
“开放式提问”,为幼儿创设多种可能
“开放式提问”能有效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效启发幼儿的思考。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提问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提问以封闭性问题居多,缺乏灵活性,导致幼儿想象空间较小;二是提问过多,让幼儿无法提炼出教师真正想问的问题,导致幼儿找不到思考的重点。在师生互动的提问环节,教师必须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倾听幼儿的想法,抓住“切入点”。尤其是在自主游戏进行不下去时,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往往能起到“支架”的作用。它是自主游戏推进的关键,既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内在驱动力,又能提高幼儿自主思考的能力,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及时反馈,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反馈比互动更高一个层次,需要教师总结概括,帮助幼儿形成经验性的总结。及时有效的反馈既包括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自发的随机反馈交流,也包括游戏后的反馈分享。幼儿反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语言交流,也可以是通过绘画日记、思维导图等形式。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反馈环节,对户外自主游戏全过程进行评价。唯有通过覆盖游戏全程、兼顾多元形式的反馈与评价,才能让幼儿在反思中梳理游戏体验、沉淀经验认知,提升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核心素养。
综上,户外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师幼互动,需以情感需求为根基、以已有经验为起点,借开放式提问激活思维,及时反馈沉淀核心素养。从认可幼儿的“行为化经验”,到搭建新旧经验的生长阶梯,再到用“支架式提问”推进游戏、以“全流程反馈”巩固认知,每一步都紧扣幼儿的学习节奏与发展需求。这样做,有助于教师将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师幼互动策略从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行动,在践行“以幼儿为本”理念的过程中,为最大限度挖掘幼儿潜能提供清晰可落地的路径。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实验幼儿园)
作者:张茜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