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筑牢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2-08-24 10:50 来源:潍坊市教育局 A+A-
-分享-

潍坊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将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作为“十一个不发生”工作底线,纳入全市安全和谐稳定工作大局。今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安排,市级领导先后就防溺水作出12次批示指示,通过健全完善“提醒、教育、包靠、督查、通报、问责”闭环式管理机制,织密织牢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防护网。

一、健全工作机制,压紧夯实防溺水责任链条

一是构建严密防溺水工作体系。潍坊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的若干措施》,建立起教育、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等14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修订印发《潍坊市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细则》,压紧压实防溺水相关部门、镇(街)、村居(社区)、学校防溺水职责,实现“看人”“管水”责任明晰、要求具体,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溺水工作责任网络。

二是落细学校包靠管理责任。全市3299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立起“校领导包级部、级部包教师、教师包学生”的三级包靠机制,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包靠台账,实现学生全覆盖。周末和节假日,各包靠教师做好“一日两提醒、三报告”,每日定时向家长推送防溺水安全警示案例和教育提醒信息,提升防溺水安全意识。与家长全员签订《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安全责任书》,督促家长履行孩子居家期间的监管责任。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校校建台账,全市共成立学校包靠小组18.1万余个,共排查特殊群体学生34288名,全部落实“一对一”包靠管理。

三是实行村居学生网格化管理。节假日,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村居(社区)是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潍坊市紧盯村居“神经末梢”,在全市实行学生“村居包”网格化管理,共建立网格化管理小组12.8万余个,覆盖全市134.8万余名学生,每个小组由10名左右学生组成,由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家长志愿者或老教师担任网格长,通过入户交谈、教育提醒、开展活动等方式,与家长共同做好小组内学生居家期间的包靠管理,确保学生不“脱管”“失管”,实现学生全周期管理无缝衔接。

四是落实水域全时段看管巡护。为推动镇(街)“管水”责任落实,按照“一镇街一台账”建立水域管理“一表一图”,今年以来,对全市所有水库、河沟、塘坝、矿坑、沟渠等各类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危险水域21351处,更新建立水域电子台账21351个、电子地图6489张,每处水域逐一明确面积、责任单位、责任人、看管人及联系方式等,层层压实管理责任。建立水域看管员制度,变“巡护”为“看管”,确保水域看管无漏洞和空档,全市共组织或聘用27586名水域看管员,逐岗逐人制定看管责任清单,明确看水的里程和范围,实现水域看管全天候、全时段、无遗漏。

二、注重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全社会防溺水共识

一是提升学校宣传教育效果。认真贯彻落实防溺水“七个一”措施,全面提升师生、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召开防溺水专题家长会11.4万余次,开展预防溺水专题课10.3万余节,开展防溺水警示教育123.5万余次,举办自救施救技能培训3056场,组织施救设施配备活动966次,创编防溺水专题文艺作品2.1万个。制作发布《潍坊市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片》,联合共青团潍坊市委等相关部门,精心制作“防溺水暑期安全教育家长学生必学课程”,市级先后6次组织中小学生观看防溺水警示片、公开课,累计观看800余万人次。青州市改编创作的《孤泳者》、诸城市改编创作的《安全者》,均由师生全程参与录制完成,深受师生欢迎,教育效果非常好。

二是营造浓厚社会宣传氛围。市委宣传部牵头在潍坊电视台、潍坊晚报等媒体开设防溺水专栏,协调城区LED广告屏幕、站牌、出租车广告等社会宣传媒介,定期滚动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动漫、图片、海报,免费向社会义务宣传防溺水知识。创新运用新媒体,制作一批接地气、生动活泼的融媒体产品,在新媒体矩阵持续发布,加强防溺水科普宣传,累计阅读量达300万人次。同时,做好水域现场的宣传警示及防护,全市共在危险水域悬挂宣传横幅3.5万余条,设置防溺水公示牌2.1万余块、警示牌2.5万余个,安装防护围栏1.4万余处,配备救生衣等救援救生设施  8.3万余件。各村居(社区)在村内悬挂宣传横幅5.6万余条,配备防溺水宣传车817辆,在村委设立防溺水宣传专栏9684处,实现防溺水知识、危险水域“一窗告知”。

三是挖掘地方文化宣传特色。充分发挥潍坊市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传承好、艺人创作性高等优势,各地结合自身特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录制方言宣传语、戏曲艺术节目等作品,将防溺水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比如,高密市快书艺人栗瑞杰创作的《提高警惕防溺水(山东快书)》艺术性、趣味性非常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获教育部转发;安丘市周廷先制作的《村主任防溺水广播(安丘方言乡音版)》非常接地气,在广大农村广泛传播;青州市创新录制“峱宝宝说安全系列防溺水科普知识”宣传视频,全市近30万名学生、家长共同观看并积极转发,受到师生、家长一致好评。

三、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各项防范措施落实落地

一是常态化开展市级联合督查。通过建立“现场督查—问题通报—隐患整改—动态跟踪”防溺水督查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落细防溺水责任。由市委督查室牵头,教育、城管、水利、应急、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参与,定期开展联合防溺水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及时消除溺水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共组织联合督查2次,发现、指导县市区整改防溺水安全隐患65个。市安委会组织8个常态化隐患排查组开展防溺水专项督查1次,发现整改溺水安全隐患17个。

二是持续强化教育系统督查。潍坊市教育局实行局班子成员包靠县市区和直属学校防溺水工作制度,遴选130名精干力量成立督查专班,制定《防溺水督查工作规范》《暑期防溺水督查指南》,上线运行防溺水督查APP。今年6月份以来,利用周末、节假日每天派出8个督查组进行督查,暑假期间,每2天对全市15个县市区进行一轮督查。目前,先后开展专项督查25轮次,印发督查通报25期,防溺水工作动态5期,检查水域920处、村居697个、学校125所,检查情况每日通报至县市区,推动整改溺水安全隐患734个。

三是强化技防提升巡控水平。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防溺水措施,近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7195万元,安装防溺水智能预警监控系统3164套,通过智能分析、声光报警、喊话驱逐、短信提醒等联动方式,实现对重点水域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监控。加强联防联控,延伸防控范围,采取“无人机高空巡查+冲锋舟机动巡查+地面劝阻”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开展巡查,确保实时监控、精准定位、即时响应。目前,全市共开展无人机空中巡查870余次、冲锋舟水面巡查350余次,即时劝离近水未成年人320余人次,实现“人防+技防”紧密结合、“岸上+岸下”双重防护。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