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肩负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教育督导评价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潍坊市峡山区以构建目标明确、科学完善、覆盖全面、问责有力地督政、督学和教育评估监测体系为抓手,从管理机制、督学队伍、督导方式三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教育督导权威性不足的问题,为教育督导结果权威提供真招实招。
建立“三项机制”,保障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建设高效能的督导管理机制是保障督导结果权威的有力支撑,峡山区出台《峡山区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构建必要的教育督导管理机制,保障教育督导结果的有效运用。
一是建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度。区级责任督学通过到校巡视、随机听课、走访座谈等方式对责任区内各学校进行全方位督查,发现亮点、查摆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向被督导单位反馈督导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建立对整改问题的“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落实奖励通报和问责制度。对教育督导结果优秀的单位及有关负责人进行表扬奖励,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奖惩中注重参考教育督导结果及整改情况。对问题整改不力、推诿扯皮或没有完成整改落实任务的单位,将进行通报,对履职不到位、问题多、整改不力或不配合教育督导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责,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带电长牙”作用。
三是完善教育督导保障机制。做好各级督学的选配工作,表扬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督学典型案例,增强督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将教育督导工作经费纳入峡山区财政预算,由区教育督导委员会统筹使用,妥善解决教育督导工作和各类督学、教育督导员在履职中产生的通信、交通、食宿、劳务等费用,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保证教育督导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抓好“三个强化”,提升督学队伍的实效性
督学队伍是履行教育督导职责、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的重要保障。
一是强化责任督学队伍建设。峡山区主要从“专、兼职督学—责任督学—教育督导员—学校视导员” 四个层面进行督学队伍打造。从峡山区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聘用专、兼职督学14名,从峡山区教育分局人员中聘用责任督学34人,由48名专、兼职督学和责任督学组成督导队伍,常态化开展对各类教育机构的挂牌督导工作。建立完善学校内部自评整改机制,在峡山区各中小学建立了每校3—10人的学校视导员制度,对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学校内部自评自查和督促整改,对上级教育督导部门反馈督导评估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形成整改报告,开展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督导视导等。构建由名校长、市督学和学科专家组成的教育督导员团队,为各类督学和学校发展提供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二是强化责任督学队伍考核。定期对督学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考核,落实督学激励政策,对工作优秀、成效显著的督学予以表扬奖励,对不服从安排、履行职责不到位或存在重大失职行为的督学,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解聘等不同程度的惩处,并向社会进行公告。在2022年峡山区教育督导工作中,有张国山等五名同志因工作优秀、成绩突出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督学”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提升了各督学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责任督学队伍培训。制定峡山区责任督学成长“六个一”制度,即每月一次个人主题学习、每月一个督学亮点(督学信息)、每月一篇督学反思、每学期一份督学报告、每学期一次责任区主题交流、每学年一次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培训、考核,各责任督学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
突出“三种方式”,增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
峡山区按照常规督导、专题督导、评估督导三个层面因类施策,推进“三员合一”,增强督导工作针对性,有效提升督查效能。
一是常规督导抓办学规范,做好学校的监督员。峡山区共有6个督学责任区,督学每月进行一次常规督导,常规督导主要围绕师德建设、校园安全、食堂管理、五项管理、办学满意度提升、违规办学治理等内容开展。开展常规督导抓办学规范,保证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是专题督导抓特色办学,做好学校的服务员。基于校情、学情,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式督导,就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学校管理等8个项目进行专题督导,主动搜集整理学校需求32项,深入剖析原因,多方组织论证,开出问题“处方”,受到学校师生、家长的充分肯定。以峡山区校园文化建设为例,各责任督学依托峡山深厚历史积淀,深度挖掘并开发王家庄实验学校的朱熹文化、太保庄街道丈岭小学的峡山水库文化、岞山街道各学校的潍水文化和出类拔萃文化、郑公街道郑公实验学校的郑玄文化等优秀乡土文化,凸显学校办学的地域特色。
三是评估督导抓业绩考核,做好学校的引导员。峡山区充分用好督导“利剑”,提升学校治理水平。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学校评估督导,通过报告、反馈、整改、复查、激励和问责等6项评估制度,形成教育督导的“闭环”,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罗玉欣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