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山东女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立足山东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学校满足妇女儿童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定位,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服务儿童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四自”精神、与市场接轨快、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强化师资,学科融合
为适应儿童事业发展对人才应用型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山东女子学院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计划,加大支持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实施产业教授培育计划,建立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的有效路径;实施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和教师发展国际化计划。艺术设计学院以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为蓝本,挖掘学科优势与特色,突出女性艺术、“一老一小”服装设计、美育教育方向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先后与意大利罗马学院、韩国启明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共同完成童装设计项目,引进社会学、服装设计、艺术学等专业的优秀博士,为搭建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奠定基础。聘请童装设计、儿童产品和空间设计、儿童教育等企业负责人为外聘专家,打造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先后获批“山东高水平艺术团”“服务地方专家团队”等科研、实践、服务平台。2022年7月与青岛大学签订硕士联合培养协议,与华娅有限公司共建“饰品实验室”,与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新视觉有限公司签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获批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国家战略特色项目——《“黄河女红”文化保护与传承》;获批山东女子学院服务地方专家团队——“一老一小服务设计创新团队”。
以赛促学,实践为本
推行五育并举,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艺术设计学院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在培养服务儿童事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工作中,尤其强调“以赛促学,实践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作并推广原创文化精品。将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比赛获奖就代表学生能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转化为实际成果。同时,获得大众的肯定,也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近3年,系列童装设计作品《鱼趣》在2020山东广电KSD“最美的你”服装设计师大赛展演中荣获“铜奖”。在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举办的校服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23年3月,山东省第六届校服设计大赛中荣获校服设计(冬装)二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同时,童装工作室还与江苏省的幼儿园联合开发了一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服,也受到该项目委托方的一致好评。
接轨市场,服务地方
以产出为导向,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做好创意设计专业群。在服务儿童事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艺术设计学院着力培养童装设计、儿童益智产品开发、儿童活动空间、特殊儿童活动空间的应用型人才。本着服务地方的教学理念,培养新生代设计人才,与行业协会加强合作,把企业项目引入教学。推动校地结合和产教研融合发展,成立服务地方科教研团队,开展校地合作项目,实现科教研落地地方,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会,与长清湖实验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接该校儿童美育课程;参与各大幼儿园课外活动课程培训,提升儿童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计划,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3年来,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一项,银奖两项,铜奖3项。三是不断开展志愿服务,围绕“儿童美育教育、留守儿童公开课、儿童服装设计、三下乡服务团队”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定期持续在街道社区、幼儿园、特殊儿童医院等开展公益服务,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学生的“美丽乡村建设志愿服务队”在中国青年网发文报道80余篇,“学习强国”山东女子学院平台、齐鲁壹点、搜狐新闻等媒体也相继发文报道。
创新培养,多元育人
聚焦儿童事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回归教育初心,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推进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作用,在服务儿童事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带动健全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教学过程、教学成果接受社会监督与检验的发展模式,不断充实教育内容。2022年,为积极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获批山东省教改课题——“四阶段三推动”项目制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是与济南市、泰安市的10余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担企业、幼儿园和社区的美育课程,儿童服饰、生活空间、益智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下在校内建成数字童装设计工作室、儿童美育教育平台等实训室。二是推进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同行专家到校内授课双向流动。邀请、聘请童装设计、儿童美育专家和知名设计师参与课程教学、设计专题、科研项目申报,融合企业实践成果与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三是开设童装设计专业方向,与企业共建特色课程,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10家企业达成协议。
山东女子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课程—专业—能力—产业”相互融通的服务儿童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李月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青岛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 ...
近年来,鲁东大学校医院重点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主动发挥极其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凝心聚力,创新模式,全 ...
近年来,烟台市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注重外延和内涵同步发展双向发力,坚持预防与危机干预、全体与个体相结合,制定出台《关于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