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推进沂蒙、胶东等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赓续红色基因。对沂蒙革命老区在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提出新的要求。
临沂大学是沂蒙精神哺育成长起来的革命老区大学,前身是抗大一分校与滨海区委共同创建的抗大式学校,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作为政治使命,实施了弘扬沂蒙精神“三五七”工程,把沂蒙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融入育人体系、融入学科建设、融入社会服务、融入基层党建,发起成立了“三山一坡”高校联盟,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沂蒙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研究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山东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心、中共山东地方史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出版专著39部,发表论文116篇。创作了《沂蒙情深》《渊子崖》等沂蒙革命主题文艺精品19部,连续6年荣获泰山文艺奖、其中一等奖两项。承办了7期教育部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班、132期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组织省内外2000余名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组织开展“重走抗大路”“沂蒙革命历史记忆口述史”等社会实践活动,承办了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山东)活动,被授予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2022年,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基本内涵的这一表述,聚焦革命战争年代山东革命老区形成的血肉相连、鱼水难分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山东根据地的生动体现,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解放、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担当作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是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制胜法宝,彰显了沂蒙精神的鲜明特质,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9月,山东省社科论坛——新时代沂蒙精神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临沂大学举办,临沂大学党委书记王焕良作主旨报告,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了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的“十大行动”倡议,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形成了会议高度共识:
一是实施研究阐发行动。依托山东省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研究基地等高水平基地和平台,发挥“三山一坡”革命老区高校联盟聚合作用,整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党史研究部门研究力量,建立中共党史、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联盟,构建开放、多元、融合的沂蒙精神研究平台,组建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团队,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学科,组织举办高端论坛,开展沂蒙精神系统化研究,集中攻关沂蒙精神传承弘扬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研究阐发成果,丰富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打造沂蒙精神理论研究高地。
二是实施宣传宣讲行动。开展沂蒙精神大宣讲活动,组建专门研究团队,结合《沂蒙精神宣讲提纲》,针对不同群体特点,编写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和有针对性的宣讲材料,提高宣讲效果。组建高水平的宣讲团队,发挥领导干部、高校教师、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等群体优势,开展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宣讲活动。开展沂蒙精神大宣传活动,发挥主流媒体正面引导、新媒体互动吸引作用,建设沂蒙精神云展厅,策划并持续推出系列宣传活动,做好沂蒙精神的宣传阐释,讲好历史故事、英模故事和时代典型故事,让沂蒙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推向大江南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宣传宣讲平台。
三是实施铸魂育人行动。充分发挥山东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平台优势,组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团队,充分挖掘沂蒙精神的育人价值,将弘扬沂蒙精神作为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系统整合利用沂蒙精神理论研究成果和宣传宣讲成果,推出面向大中小学一体化贯通的沂蒙精神系列教材和读本,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精品示范课程,通过学习红色史料、探寻红色记忆、体验红色历史、打造红色课堂、创办红色论坛等丰富形式,推进沂蒙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构建弘扬沂蒙精神育人体系,推动沂蒙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实施文艺攀峰行动。在大力开展红色文化题材小戏小剧创排展演、歌舞剧等传统红色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基础上,加强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搭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文艺创作平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现象级文艺精品,推出一批具有高票房、高口碑的影视剧作品,引进更多国际和国家级活动项目、文艺创作基地落户临沂,擦亮红色沂蒙文艺品牌,唱响新时代的沂蒙山小调。
五是实施传承示范行动。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整合利用沂蒙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沂蒙精神基本内涵,策划建设沂蒙精神公园、提升沂蒙精神展馆、建设沂蒙精神培训基地等,助力建设红色档案数据库和革命文物网上展馆,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革命老区弘扬沂蒙精神的示范效应。
六是实施文旅推广行动。推进沂蒙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旅游品牌创塑、文化创意产业提振、新型文旅业态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文旅消费促增提效等系统工程,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区。科学规划文化旅游产品,在蒙山周边以自然风光为特色发展生态文化游,在革命遗址开展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研学旅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推动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扩大文化供给,打造面向全国的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推出参观游览联程联运经典线路,推动组建文旅联盟,开展整体品牌塑造和营销推介。
七是实施文明创建行动。结合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建设,把沂蒙精神融入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建设,把沂蒙精神贯穿旗帜鲜明讲政治、走在前列谋发展、联系群众解民忧、全面从严抓党建中,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的良好风尚,让城市有灵魂、人民有信仰、社会有动力,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汇聚形成“走在前、开新局”的强大动能。
八是实施老区振兴行动。贯彻省政府《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发挥高校智库作用,联合国内重点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高校党史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知名专家学者,建设沂蒙精神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高端智库,围绕沂蒙精神传承弘扬、老区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联合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和项目研究,着力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协同发展,为政府决策、思想理论工作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打造服务沂蒙的智库高地。
九是实施军民融合行动。发扬临沂大学等高校研究优势,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资源,搜集整理红色故事,纳入国防教育基地展览展陈内容,展示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和展演文艺精品等形式,广泛开展沂蒙精神进军营活动。邀请沂蒙旅等部队官兵负责学校军训工作,将沂蒙精神纳入大学生军训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范畴,鼓励支持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需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主动承担军工科研项目,合力解决重大军工难题,大力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
十是实施领航强基行动。积极开展沂蒙根据地史料挖掘救护工作,系统研究山东省政府前身的执政治理实践和改革创新经验,深化中国共产党党史和革命史、山东革命史特别是沂蒙革命史研究,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滋养。把沂蒙精神融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党课、团课和“三会一课”、党支部集体学习内容,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新时代党群关系。
为扎实推进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十大行动”,临沂大学积极协同临沂市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校地协同优势,研究制定“十大行动”落实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努力将沂蒙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作者:陈江华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青岛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 ...
近年来,鲁东大学校医院重点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主动发挥极其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凝心聚力,创新模式,全 ...
近年来,烟台市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注重外延和内涵同步发展双向发力,坚持预防与危机干预、全体与个体相结合,制定出台《关于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