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一三五七”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1 14:40 来源: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作者:杨启峰 周玉广 张学炬 A+A-
-分享-

  为发展高质量教育,山东省邹城市以满足乡村教师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为导向,以贯彻落实《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为依托,构建乡村教师“一三五七”培养模式。

  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指以教师“自我专业发展”为核心。教师的自我发展是一种自我实践、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螺旋式过程,对教师的教育要从传统的“倒逼式”发展向“主动建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调动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三个梯队

  三个梯队,是指学习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引领型教师三个成长梯队,通过三个梯队建设,层级培养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不断成长,实现教师梯级发展。

  学习型教师,指入职1-5年的新任教师。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打牢教学基本功,完成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基础性工作,掌握基本的备课能力,发展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骨干型教师,指学校范围内特定学段或学科的课堂教学能手以及教学实践能手。他们一般具有5-15年的长期教学经验,能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目标,并具有自主的职业认知和较高的教学技能。

  引领型教师,指省、市、县范围内学科领域带头人,一般具有15-30年的长期教学经验,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卓越的教学艺术和较高的教研水平。他们作为教学高手,能够在全省或全市范围内产生辐射影响与示范作用,拥有效果显著的教研成就且能够不断创。

  五个维度

  五个维度,指乡村教师立足乡村教育所具备的教育品质、教育情怀、教育理念、教育素养和教育影响五个方面。

  教育品质。乡村教师扮演乡村教育振兴和乡村教育攻坚脱贫的“新乡贤”角色,承担乡村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成为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文化传播、乡村文化繁荣及乡村社会健康运行之有力推动者;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乡村教师所必须的教育品质所在。

  教育情怀。乡村教师要对乡村及其教育事业充满了爱与责任感,把扎根乡村、热爱乡村、建设乡村、奉献乡村变为自为意识,全心全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聪明智慧,助力乡村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又因乡村儿童特殊),亟需乡村教师给予乡村特殊儿童更多爱心、责任心,通过物质、精神鼓励,使乡村儿童感受到关爱与温暖,为乡村儿童将来成才奠基坚实情感基础。

  教育理念。乡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凸显在乡村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乡村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同时也是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主体力量。我们认为乡村教师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体现在领悟乡村的思辨能力、适宜乡村的教育手段、融通乡村的交流风格、契合乡村的教学艺术等方面。

  教育素养。乡村教师由于所处乡土文化场域空间和乡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除了具备普通教师一般素养之外,还需具备异于城市教师的“乡村属性”特殊素养。一是基于乡土的教学素养。优秀乡村教师能根据乡村及其学校的真实状况、现有条件、学生需要、村民期望等,采取恰切的教学策略。利用乡土特色资源进行教学。

  教育影响。乡村教师要利用地域优势、乡土文化优势和乡村儿童的性情优势进行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基于乡土文化关照,挖掘地方乡土文化课程新内涵价值,构建乡土校本知识课程,包括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乡情民俗、传统观念以及地理地貌,同时编写乡土教材和引入乡土资源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厚植乡村学生乡土文化情怀,培养学生爱家、爱乡和爱国之情,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和乡土文化自豪感,从而宣传家乡、赞美家乡、反哺家乡。

  七个路径

  邹城致力于加强职后乡土文化底蕴养成、探索本土化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践行文化回应及地化教育理念,旨在造就一支扎根乡土、奉献乡里、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新时代卓越教师队伍。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乡村学校硬件设施——

  整合为主做“减法”,加快农村学校优化提质。立足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布局,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投入15.6亿元,在5个镇建设总面积27.9万平方米、“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教育园区,打造“教育强镇”;立足民情,尊重历史,“一镇一案”,优化整合33所乡村“散小弱”学校,推动乡村小学向镇驻地和中心村集聚,促进集约化、规模化办学。

  教育装备全面提升,加强乡村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投资3200万元,配备智慧黑板、电脑等教育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教室普及率100%;推进教育网升级改造,校园网“千兆进校、百兆进班”;实施“三个课堂”创新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均衡化”,以数字化赋能,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24所农村学校获评济宁市“百强乡镇学校”。

  加强研训力度,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水平——

  走出去,请进来。同部分高校、名校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在每年寒暑假对校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每学期定期选派教师赴各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派出学习的教师将带回的各地先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以“青蓝工程”“师傅带徒弟”等形式传给年青教师,激发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切磋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城乡联动,协同发展。按照“以城带镇、以强带弱、帮扶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城区与乡镇学校结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采取“1+1”或“1+N”方式,实施强校扩优暨第三轮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组织71所城乡学校“结对子”,以强领弱、以优扶弱,实现“一帮一,一对红”,推动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的教育水平差距。

  建立城乡教师轮岗制度。每年城乡交流轮岗教师1000余人,让乡村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到城市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让城市学校的教师到乡村学校传授经验,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同时,打造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开展“联片教研”、示范观摩课、送教下乡等活动,让乡村学生在校共享名师名校课程。

  进行动态检测,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

  邹城市每学期选取不同乡镇进行期中、期末阶段学业质量动态检测,教研员分学校进行“一对一”“全过程”检测巡视,确保动态检测的公平性。

  市教研中心对所检测乡镇按统一标准进行统一组织阅卷、统一评分,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成绩不排队,不比较,不作为评比奖励的依据,旨在帮助了乡村学校、教师摸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实际情况。

  深入教学视导,助力乡村课堂提质增效——

  开展“六个全覆盖”教学视导。市教研中心改变传统教学视导模式,提出了“六个全覆盖”教学视导新模式,即:“学校全覆盖、年级全覆盖、班级全覆盖、教师全覆盖、学科全覆盖、活动全覆盖”。教研员们深入学校和课堂一线,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听课,近距离多维度的对课堂教学实际、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细致的“把脉问诊”;进行全面常规检查,对老师们的教学计划、备课及反思、听课记录、学生作业及批改等进行细致地检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建言献策”;进行全面反馈,各科教研员分学科从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教学计划、作业备课等方面对视导情况进行全面反馈,指出问题所在,剖析症结根源,提出改进措施。

  开创“三不三随”视导新模式。在“六个全覆盖”教学视导的基础上,创新“三不三随”教学视导新模式,即:“不打招呼、不指学校、不定教师,随机听课、随堂检测、随时反馈”,直奔现场、直击问题,听实话、查实况,探实情、摸实底,通过“听、测、查、评”方式实现全方位“望闻问切”,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亮点、呈现新面貌。

  完善教研机构,强化镇教研室教研力量——

  邹城市把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实施教研员素质优化工程作为邹城市重要工作。通过层层推荐、考选,为各乡镇教研室配足配齐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专兼职教研员,服务乡村学校教育教学、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乡村教育管理决策,推进乡镇教学改革发展,推进乡土课程研究,深入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创新教研工作方式,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支撑和智力保障。

  推进课题研究,加大乡村教育成果推广——

  邹城市推行“教研解难、教研攻坚、助力乡镇教育提质量”工程。针对乡村教育难题,推进每所学校教科研常态化,每个学科有课题,每个教师皆参与的局面。同时,在课题立项数量上向乡村学校倾斜。近年来,全市分别以乡村教师队伍培养途径、教育信息化应用、学科素养培养、留守学生问题解决和教学质量提升方法等方面作深入课题研究,将教学研究的各项任务整体规划、融合推进,全力助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乡村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了乡镇教学质量提升。

  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乡村教师工作动力——

  完善镇域师资交流调配机制,“一个乡镇一个编制盘子”。出台《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工作量、教学实绩,激发办学活力。

  继续实行新入职乡镇教师在城区学校跟岗锻炼。落实乡镇教师津补贴,年均发放3500余万元。增设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符合年限的乡镇教师,申报评审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完善县域内交流轮岗待遇保障制度。保障乡村教师进城跟岗期间,乡镇补贴的正常发放,按照一定比例单独分配各项荣誉及参加业务竞赛的名额。加大支教支持力度,在支教待遇上予以倾斜。根据受援学校办学实际情况,给予派出学校轮岗教师农村校或薄弱校支教经历认定,并在晋级评聘和评优评先上予以优先考虑。支持名优骨干教师发挥作用,县级名优教师、业务领导走进乡村学校交流人数占各级名优教师数20%以上。

  邹城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关爱机制。在抓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做好对教师的关心、关爱,解决住校教师食宿;定期组织开展教师文体活动;定期为教职工进行免费体检等,有效激励了乡村教师的工作动力。

作者:杨启峰 周玉广 张学炬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