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临沂 > 正文
兰陵县多措并举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15 09:18 来源:临沂教育发布 A+A-
-分享-

兰陵县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地创建,认真落实《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多措并举推进县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该县注重从源头上培养锻炼引进人才,为职业教育发展储备核心竞争资源。以创建山东省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契机,不断加大人才招聘及引进力度,2018年以来,通过引进、招考等方式为临沂市理工学校补充教师39人,2020年计划公开招聘教师60人。并计划引进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高技术人才2名,其中全国技术能手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人。引进数控、汽车、机电、计算机等8名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上的特聘教师。同时,实施职业教育类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大教师教育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步伐,努力打造职业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健全大赛工作机制

该县以组织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提高师生专业素养。先后修订完善了《2019年临沂市理工学校技能竞赛工作目标》和《临沂市理工学校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建立“1234”竞赛工作机制,即建立1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大赛队伍;形成校内训练、外出拉练(培训)2练结合;实行校赛、市赛、省赛3赛并重;建立学校抓面、处室揽总、系部成线、师生配合的4级联动。定期开展技能展示周活动,举办金牌学生分享会,召开技能表彰大会,把竞赛的项目内容作为风向标,把竞赛成绩作为专业发展水平的“标尺”,倒逼薄弱专业快速发展,先后带动了65名各类竞赛辅导老师,促进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学生在省市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能大赛中,夺得全市在该赛项中的第一块金牌。

建设共享性智能制造基地

该县紧紧依托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制造师训基地建设,理工学校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举行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教育教学、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按照3:7比例共同出资700余万元建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校企共同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装调、维护与保养培训,工业机器人产业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职业鉴定,共建产学研机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兰陵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

打造县域公共实训中心

依托兰陵县内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矿山机电、采掘等主导产业,进行“精准培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输血”“造血”人才保障。同时结合兰陵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成立了兰陵县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等内容,兼顾实习实训、技能培训、1+X证书和职业资格鉴定、技术研发、技能大赛、工程训练、职业素养提升等功能,打造成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和企业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并以此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引擎。

拓宽就业渠道

为营造良好氛围,让“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成为社会共识,该县从三个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渠道。抓升学,分班别,招生时根据专业情况和学生个人取向设置升学班和就业班,分别制订适合的教学培养计划,分类教学,提升对口高职升学率;抓质量,求生存,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多练习、多操作、以赛促学,提升毕业生质量;抓就业,促招生,根据专业情况,抓对口高职升学和就业安置,联系福利待遇高、重视技能培训的大中型企业。近年来,临沂市理工学校先后与青岛、苏州等地企业联合,指导学生就业,并向当地中小企业输送合格人才,2019年毕业生就业安置率达到100%,为学校下步招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做实做深三项工作 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临沭县突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服务保障有力、安全底线全面夯实”3个方面做文章、求实 ...

08-04 09:1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费县加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师资建设、管理保障—— 做好幼教惠民“加法”

今年,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位于山东省沂蒙革命老区的费县,成功跻身其中。

08-04 10:07中国教育报

阳光运动点亮健康童 ——临沂市兰山区区直第二幼儿园走出特色育人路

在临沂市兰山区区直第二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能尽情地奔跑、攀爬、嬉戏,脸上洋溢着健康自信的笑容。10余年来,该园坚守“向阳 ...

08-05 16:0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