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动全员阅读,在全校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我校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全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济南西城实验中学“书香校园”建设的工作经验做以下梳理。
一、 工作背景与规划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成立于2013年9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书香校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学校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打造融设施保障、课程建设、个性体验、文化浸润为一体的阅读资源基地,将阅读资源推送到学生最近的地方,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致力于打造“馆、房、剧、室、区”五位一体的保障实施框架,为学生阅读成长提供全环境资源支持。以语文、政治、历史、英语为主,建构阅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文化展演、学科竞赛、项目化活动为平台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沉浸式的阅读、分享、交流平台,增强体验感。日常阅读为底色,专题活动为主色,特色活动为亮色,形成全时段、全方位的文化浸润,形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书香氛围。
二、 办法举措与制度
(一)完善“书香校园”建设机制
学校成立校长领导下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健全的工作机制,将“书香校园”建设和“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和整体规划。对“书香校园”建设进行整体布局、课题研究、项目推进、品牌打造。学校于2020年12月被认定为语言文字达标校。
(二)提升“书香校园”环境设施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在原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优化阅读资源。图书馆“文字的前世今生”“图书馆的故事”“读书成长的故事”系列设计营造了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意境;优秀学长捐赠书架和教师专著书架营造了阅读史就是精神成长史的氛围;观澜书院融合阅读、研讨、展示多个功能区,成为师生的最爱;智慧朗读亭里老师和学生可进行充满诗意的心灵对话。班级书房、教学区和宿舍楼的浅读区、全媒体阅读区营造无处不在的阅读氛围;信息化、网络化的图书馆建设,可实现全员持卡借阅或刷脸借阅。推广“书香山东·数字阅读”二维码,确保师生随时随地免费扫码阅读。宿舍楼中的智能微型图书馆,医学中心校区每间教室对面的分布式开放图书馆更是将“把阅读资源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的理念演绎到极致。
(三)构建“书香校园”课程体系
从“高标准的资源选择、最适切的资源推送、全维度的阅读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开展“人文阅读基地”建设,进行“人文阅读基地”课题研究,全面发挥阅读育人的功能,立足培养“终身的阅读者、负责任的表达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语文学科,以高中三年内完成600至900万字经典阅读量为基本目标,激发学生成长精神原动力。政治学科阅读围绕理想信念, 让四个自信融入师生血脉。历史学科以“读论语,学做人”为线索,引导学生感悟儒家文化的精髓。英语阅读注重交流,用语言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自然学科阅读辅之践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 工作成效与特色
(一)收获“书香校园”丰硕成果
书香校园的建设促进了校园文化营造、教师队伍成长和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教育先进集体、济南市领航学校、山东省首届全民阅读示范单位。近百位学生在全国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创新作文大赛、全国历史燕园杯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已有十余位学生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航空实验班升入空军航空大学人数位居全国十六所航空学校之首。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课题评为山东省艺术学科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文学科基地建设”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将阅读资源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的典型做法被教育部推广,在全国政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政治协商会上受到高度肯定。
在2020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委员会举办的行业电视节目推选活动中,我校《一本书的漂流》获“宣传片”类别“最佳作品奖”,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展播。这一本书的漂流折射出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中一次鲜活的精神引领的历程。
学校每年图书借阅量达到30000余册,“书香校园”建设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无数被翻旧的书籍,这意味着无数精神全新的生命成长。
(二)创新“书香校园”活动品牌
经典书趣,以提升阅读品味为主要指向。中华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活动常态化进行,全校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红楼书趣主题活动以知识竞赛、师生共演红楼主题校本剧等方式将新高考必读书目以全新的方式学习演绎。“‘悦’读青春,云端分享”系列活动,展现出“用阅读丈量世界,用声音颂扬青春”的美好境界。
演辩空间,以提升思维品质为主要指向。通过演讲与辩论专场,创设新型学习环境,变革学习方式。
实验剧场,以提升审美鉴赏和个性创造为主要指向。以语文学科为主,融合相关人文学科,进行系统的话剧、戏剧训练。
《观澜》编辑室,以提升写作能力为主要指向。形成社会认可度高、教师参与度高、学生结合度高的校刊品牌。
四、 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内化于心:充分利用观澜书院、分布式图书馆、智慧朗读亭、班级书房、教学区和宿舍楼的浅读区、宿舍楼中的智能微型图书馆,既要将阅读资源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也要引导更多的同学靠近阅读资源,让阅读资源走进更多学生的内心,形成阅读的双向奔赴。
(二)外化于行:强化学科阅读活动的常态化、专题化、特色化,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人人参与、时时展现的体验阅读形态,让阅读行为可感,让阅读成果可见,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的真实体验感。
(三)知行合一:让阅读引领思想,让思想指导实践,让实践锻炼成长!精心组织教育部白名单相关赛事(如语文作文大赛等),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之“学子知行”系列活动品牌等,为学生提供多维的阅读成长实践机会。
五、 工作负责人
王茜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获悉,2025年济南市(不含莱芜区、钢城区)“中考”报名参加考试共78018人,普通高中类招生指导计 ...
足球绕杆射门、仰卧起坐挑战、音乐素养展演、科学实验操作……7月2日,在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东城逸家小学、科航路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