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4月20日,齐鲁疏勒第二中学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随着“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口令响起,操场上首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4300名师生见证着这庄严时刻:学校党委书记文凯越将绣有“援疆教师播火种,国旗教育润同心”的锦旗递来,全场掌声雷动。旗杆摇把处,“东勒情深 同心筑梦——赵树敬 敬赠”的小字,默默诉说着这段跨越千里的情谊。
喀什地区多民族聚居,升国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课。可此前学校没有旗杆,每次升旗仪式都是四名同学持旗站在场地一侧,4300名师生大多只能闻其声、不见其旗,庄严感大打折扣。这份缺憾,让人始终牵挂。
2023年8月,我作为东营市“组团式”援疆支教团队的领队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教育援疆之路。两年来,团队通过“师带徒”、线上教研结对等方式,助力学校培养本土骨干教师;龙狮队、锣鼓队等特色社团陆续组建,“晨诵、午写、晚练”活动获喀什地区教育局认可,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转眼到了即将离疆的日子。除了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还能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决定用两年节省的边疆生活补助费,为学校装一根国旗杆。从购置到安装,一个月时间、11000元费用,一切都在悄然进行。我反复叮嘱校领导:不必宣传,等我离开时告知老师们即可。没想到,旗杆厂家得知后在朋友圈感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不忘初心,怀抱真诚,方得始终。”
我从出生到求学再到工作从来没有离开山东这么长时间,喀什地区疏勒县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大漠孤烟直”的壮阔,更有淳朴的人民和渴求知识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总希望孩子们每次升旗时,都能望着国旗冉冉升起,眼里有光,心中有党,胸中有国。
当升旗手捧着国旗走向旗台,雄壮的国歌响彻操场,全体师生肃立敬礼,目光追随着鲜红的旗帜。那一刻,抬头仰望的不仅是国旗,更是对家国的敬意,对未来的期盼。
这根旗杆,是立德树人的见证,是东营与疏勒的情感纽带,更是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践行。从渤海之滨到西部边陲,教育援疆的路上,我们始终在用行动诠释初心。
东勒情深、同心筑梦!我和援疆团队的同事们即将离开,但东营与疏勒的情谊不会褪色。正航笃行,建功东勒!教育援疆,一直在路上!
作者:赵树敬
支教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齐鲁疏勒第二中学
工作单位: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
编辑:周玉森
审核: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