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青岛市南区小学整体扩班11个,初中扩班16个,在校生规模创新高!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市南学校而言,可谓不小的考验。且需要扩班的学校多集中在热点学区。一起来看看市南区是如何破解学位难题的。
公办小学扩班11个,镇江路最多
虽然今年小学入学人数较2023年有所回落,但不少学校的入学班额持续大于毕业班额,不得不进行扩班。特别是对于市南中片及东一学区来说,校舍空间十分有限,部分学校已采取学位预警的措施。其中,莱芜一路小学、德县路小学、市南区实验小学、镇江路小学四校格外突出,2025年和2026年想要入学必须提前三年落户。
市南区目前共有公办小学28所(包括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小学部),本学期市南公办小学整体扩班11个,分别通过校内挖潜、分校区办学等方式,推进学位保障行动。其中,文登路小学、太平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德县路小学、市南区实验小学、宁夏路第二小学各扩班1个;大学路小学扩班2个;镇江路小学最多,扩班3个。
可以看出市南中片今年唯一没有扩班的是青岛市实验小学,东一学区唯一没扩班的是嘉峪关学校。扩班最多的当属镇江路小学,镇江路小学现已成为市南区体量最大的小学,2024年招收11个班,全校班级总额已达66个。虽然镇江路小学2022年改扩建完工,但持续走高的学生数使本校区根本无法同时容纳这么多学生,一直采用分校区办学的模式。本学期,一、三年级学生在南京校区就读。
镇江路小学新生开笔礼在南京校区举行
公办初中扩班16个,7中最多
不仅小学学位十分紧张,今年市南区公办初中也整体扩班16个,各学校均采用校内挖潜的方式推进学位保障攻坚。其中,26中教育集团两校区扩班2个,59中扩班2个,24中扩班2个,青岛第三实验初中(57中)扩班1个,51中扩班3个,7中扩班6个。能够看出7中今年扩班最多。而明年青岛初中入学人数还将持续走高,届时7中本校重建工作也将完成,因此可以预计7中接下来几年会持续招收较大体量学生。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51中、57中、26中浮山校区(5中)全面扩班,三校分别位于东二、东三、东四学区。这三个学区是市南区生源流失大户,但近两年市南区给予这三所初中非常大的支持,三校均为全市初中强校提质初中,有人、财、物、政策等全方位的倾斜,显示了全力打造优质初中的决心。比如,上周26中教育集团与二中签约,签约的两块牌子“‘山海’科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究院”及“青岛市市南区少年科学院”全都挂在26中浮山校区,可以说接下来26中浮山校区及辖区内小学的学生将会得到二中师资、课程的强有力加持!
逐校调研,一校一案!
据了解,市南区2024年招生入学中,小学录取约5500余人,初中录取4100余人,整体扩班27个(小学11个,初中16个)。暑期,市南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专班对扩班学校逐校实地调研,“一校一案”做好工作保障。
相信去过市南中片和东一学区小学的家长对校舍紧张的情况都有切身感受,很难想象这些学校是如何又挖潜出来这么多教室。据了解,市南区为此召开多次学位保障教育专题议题会,经常是近20个部门共同参与。且由市南区主要领导带队,对扩班学校挨个进行实地调研。入学压力大的学校还要逐校进行分析调研报告,做好方案研判,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同时,市南区利用好街道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心、社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服务站和市南区招生入学服务站,畅通沟通渠道,开展全区31个单位的招生联席会3次,各学校开设招生服务100余场,优化一体化招生服务体系,可以说将入学保障工作做到了极致。
全力提升市南师生幸福指数
尽管市南区部分热点学区因历史悠久,无法实现改扩建,致使校舍空间十分有限。但对于很多老青岛人而言,心里面都有一个市南情结,在他们眼里最好的基础教育非市南莫属。中小学入学人数的持续走高,也是“最优教育在市南”品牌影响力的表现之一。市南区也在现有条件下,不断提升校园“硬基础”和优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市南师生的幸福指数。
今年暑期,市南区对8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了全方位的维修改造,涵盖屋面整修、外墙粉刷、教室改造、塑胶场地及人造草皮更新、厨房内部升级等多个项目。这些改造不仅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显著提升了校舍硬件水平,也为市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面焕新的59中校舍
当然,“有学上”更要“上好学”,直面家长和学生对更优质、更均衡教育的期待,市南教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原标题:全面扩班!新学期,这个区在校生规模创新高!)
作者:孙雅琴
编辑:贾宜冉
审核:王骄
日前,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青岛市督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市南区先后印发《市南区规范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等十余项制度。在全市率先创建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