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 赵成彬:情系杏坛四十载 不忘初心铸师魂
发布时间:2022-06-21 14:4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孙凯 王爱娣 A+A-
-分享-

  他,创造了学校乃至全县的一个奇迹,所教学生的成绩每年都名列前茅;他,是家长最信任的教师之一,更是学生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白发无悔,桃李春风,毅然坚守教学一线四十余载;他,信念所在,大爱无疆,痴心为生,矢志不渝。

  他,就是高青县第四中学生物教师赵成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他40余年教学生涯始终不变的坚守。因为这份坚守,他获得“淄博市优秀班主任”、高青县委县政府颁发的“园丁奖”等,本学年获得了建校以来唯一由校长特别颁发的“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关爱生命爱心暖——成长路上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寄语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赵成彬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总书记的寄语。

  赵成彬在教学中始终秉承“先教做人,后教学问”的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在他的课堂上,永远都有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响起的掌声;在他的办公室里,永远都有一盏为心中有困惑的学生点亮的灯……赵成彬带给学生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温暖向上的力量。

  有一位妈妈看到赵成彬留言表扬自己的孩子后,这样说:“赵老师,看到您表扬孩子,我感慨万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我心底无法触碰的痛。每次考完试,我都忍不住训斥他,以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成绩越来越差。是您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谢谢您!谢谢您没有放弃我的孩子!”

  赵成彬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他所教班级的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都愿意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力量。

  赵成彬是学生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了未来的方向。

  诲人不倦乐奉献——学习路上解惑人

  工作中,赵成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他都欣然接受,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赵成彬始终坚持学习。阅读有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刊物是他多年不曾间断的习惯。他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了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他虚心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操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从不因为年龄大而停止学习的脚步。年轻教师上课遇到问题,他总会及时给予指导,从不吝啬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上课前,他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确定哪些知识点该详细讲,哪些知识点可以简单讲。上课时,他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他时刻关注每名学生的听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及时补救出现的问题,不让一名学生上课留有疑惑。尽管已从教40多年,每节课后,他依旧及时反思课堂的不足,及时改正。他说:“每一级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教师不能照搬经验。”他认真批改每名学生的作业,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上的错误。

  赵成彬说:“做好学生学习路上的解惑人,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责任。”

  爱生如子倾丹心——爱的教育践行者

  以爱育人是赵成彬的教育信条。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用爱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

  赵成彬每接手一级新生,都会先了解每名学生的家庭和学习情况,了解每名学生的性格。学生生病了,赵成彬会及时给他买药;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想不开了,赵成彬会及时找他谈心,做好心理疏导。很多学生遇到事情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却愿意告诉赵成彬。不止一名家长对赵成彬说过:“把孩子交给您,我放心。”赵成彬的爱如细雨,滋润着每名学生的心灵。

  有个学期,一名生物教师因为家中突发事情不能继续上课,赵成彬便接过了这个班。上了几天课后,赵成彬注意到,班里有名学生上课既不捣乱又不听讲,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也不说话。赵成彬向这个班的其他教师了解情况,他们说该生平时就是这样,也曾试着和他沟通,但没有效果。于是,赵成彬每节课后都会去问该生有没有听不懂的。刚开始,该生低着头不说话,后来慢慢地能说上几句了。每当该生有了进步时,赵成彬便奖励他几块糖果或者一个苹果、一根香蕉。后来,赵成彬了解到该生上课不说话是因为怕答错问题被同学们嘲笑。赵成彬便和他约定,下节课会叫他回答什么问题,让他先做好准备。这样几次后,该生便有了自信,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这样的事情,在赵成彬的教学生涯中数不胜数。每一届学生对赵成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您,老师!是您的爱和温暖,让我有了学习的动力!”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数十年如一日,赵成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收获着。他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热心,对教育痴心;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教育事业,平凡的他谱写出不平凡的乐曲。如今,59岁的赵成彬依然站在讲台上,初心如磐,爱心如故。(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孙凯 王爱娣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