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聋人、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曾说: “当你竭尽全力时,你无法想象你在自己或别人的生命中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尤其不易,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在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对聋哑教师伉俪,工作二十年来,他俩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心中,用心用情对待每一名特校的儿童,用爱为这些特殊的孩子点燃生活的信心,点亮孩子们成长的梦想,学生家长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俩为“爱心天使”。
尴尬的敲门
初冬的一个夜晚,记者如约来到临沭县采访特校教师王义贤、刘勇。
“咚咚咚、咚咚咚!”县城金明寓小区10号楼没有电梯,记者徒步爬到5楼,兴冲冲地敲起门。
奇怪?
明明家中亮着灯,也听到家里有人在走动,却无人应答开门。拨通学校办公室乔亚慧老师的电话,记者恍然大悟,今天的采访对象是聋哑人,他们既听不到,也不能开口讲话。
小乔老师通过微信与主人沟通后,501室的门开了。“咿咿呀呀”声中,一位40岁出头、眼睛挺大、满脸微笑的帅气小伙,打着手势迎接我,他就是刘勇老师。
这是记者第一次深入采访对象家中,而且有两位手语翻译陪同。在这个平常的家中,记者深深感受着一股不平常的气息。
一进屋,大客厅显得尤其突兀。正对门的东墙上挂着夫妻俩共同创作的一幅山水画。南墙上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有“厚德载物”四个大字,这是王义贤老师2016年获得“全县最美教师”的见证。客厅西墙上,则挂满了两位教师一双儿女的照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墙边的大电视显得那么落寞。原来,他俩晚上几乎在家不出门,就是陪着孩子一起玩。
张美佳老师患有重度听障,她是学校派来跟随记者的手语翻译之一。借助张老师的手语,王义贤、刘勇两位老师的故事开始诉诸“手”端。
王义贤、刘勇同为1977年出生。2004年参加工作的王义贤“告诉”记者,她小时候一次突然患病,发高烧,抽搐,重时一天好几次。由此丧失了听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语言、音乐、歌声与她绝缘,梦想、希望似乎离她远去。10岁时,她到了临沂聋哑学校读书。
在老师们悉心教诲和辅导中,王义贤用心学习,慢慢迷上绘画。画了不满意再重新画,一遍又一遍的,直到画完为止。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她顺利考上了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以优异成绩获得工艺美术专业毕业证。
“四十多年来,父母为了给我治病、上学,省吃俭用,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父母除了上班,还要抽出时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为我的成长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王义贤“说”,大专毕业后她成为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她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可以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用自己的所学助力孩子成长。回到父母身边,她也表示要以孝心去回报父母。
新“孔雀东南飞”
刘勇,这位鲁北汉子,真的可以说是“孔雀东南飞”。因为爱,他毅然从鲁北的高唐县来到沂蒙山区最东边的临沭县,整整跨越了400公里。
刘勇也是在40多年前的一场高烧后不久,完全丧失了听力。没有了听力后就学不会说话,不会说话对他来说,是非常残忍的事情。生活在枯燥的无声世界里,他曾经极度绝望。
不幸的人,遭遇千差万别。幸福的人,经历却是如此相同。
“为了给我治疗,父母四处求医问药,从父母的辛苦奔波中,我逐渐感觉到了爱的力量。”刘勇用自己那刚劲有力的手语“说”:“爸爸、妈妈带着我到各地看病,非常辛苦,但是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对我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爱的力量让刘勇选择了坚强,而泰安特殊教育学校为他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在那里,他珍惜学习机会,用心体验多彩生活并逐渐迷上了绘画艺术。报刊上、废纸上、大自然中,看到什么他都想学着画,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成了王义贤的同学。
恋爱期间,刘勇坦言,追求的时候家里穷,买过巧克力,联系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5年时间的异地恋,长时间的磨难,终于让他俩走到一起,开启了幸福之旅。
其实,王义贤的父母最初是反对他俩走到一起的,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作为两个聋哑人,既听不到声音,也讲不出一句话,大人尚且如此,一旦有了孩子会怎样?最初大家想想都可怕。
2006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女儿相当优秀,可以说是全能人才,非常上进,自强自立,从小到大没有让家长操心过,如今已是一名大一学生。“二胎”政策放开的时候,王义贤的父母建议他俩再要一个。“我说想要个女儿,不想要儿子,怕将来别人会看孩子的笑话。”王义贤“说”。
看着两个健康活泼的孩子,王义贤、刘勇眼中含笑,格外幸福。他们表示,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美好而珍贵的,要以父母的爱去抚养好儿女,让孩子每天开心快乐,茁壮成长。
从同学到夫妻,从异地恋到团聚,可以说是爱让两人紧紧相知相恋,相依相伴。“王义贤有心肌炎,爬楼梯不行,出汗也不行。”张美佳告诉记者,他俩非常恩爱,王义贤喝水,都是刘勇给端过去,真是一对伉俪。
爱是最美的语言
1999年学成毕业,刘勇先是回到高唐县特殊教育学校当了一名临时代课教师。2010年夏季调到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继续为特殊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曾经有过很多的迷茫,但是他虚心学习,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慢慢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与各方面的环境,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先后荣获优秀班主任、绘画比赛二等奖、市级优质课、文艺演出辅导奖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刘勇说,为让聋哑学生们能够充分感受艺术的美好,他不厌其烦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让他们学会从创造中收获喜悦,在成功中收获自信。他经常带着学生们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无私的润泽,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刘勇“说”,绘画带给了他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激情,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美丽的湖水、青翠的绿叶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命与灵气。他爱学生,和学生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学生们也变得乐观向上,更加阳光。
最近几年,由于聋哑学生都去了临沂市里上学,加之刘勇之前带体育课时落下的伤病,他开始由教学转为日常管理工作。修理物品,种花浇水,干得有板有眼,井井有条,天天闲不着。刘勇甚至还考取了机动车驾照,终于自己就可以开车回老家了。
两岁时因病致聋的王义贤,也没有向厄运低头。2004年参加工作后,她深知残疾人内心的痛苦和迷惘,从踏进临沭特校的第一天起,就决心做一名优秀的特教园丁。为了这些来自农村的聋哑学生,她帮助学生穿衣叠被、整理内务,手把手教他们洗脸、刷牙、洗衣服。有时干脆搬到学生宿舍去住,与他们一起吃饭、睡觉,半夜还要时常起床查看,给学生盖好掉在地上的被子,叫醒学生起来小便。
为解决《中国手语》词汇不足、教学表达受限、聋生学习不便的问题,她搜集和整理聋人自然手语,充实手语词汇量,有效解决了健听人与聋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她创造了很多俗称“土手势”的自然手语,用手语为学生们“讲故事”。这种手语在聋生中广为传播,也让她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课余时间,她总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心事。学生有什么需要,她都会尽力帮忙。学生需要购买生活用品时,也都喜欢请她帮忙到街上购买,不合适她就再去调换。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克服语言障碍,走出情感淡漠的误区,学会关心他人,王义贤多次利用“母亲节”“教师节”等特殊的节日,带领学生做贺卡,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她还经常在“助残日”“聋人节”等纪念日亲自参与编排节目,用舞蹈、情景剧的独特形式向社会和学生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爱的人间》《感恩的心》等一个个精品节目让许多人泪眼婆娑,让许多家长潸然泪下。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原来蓬头垢面、衣着不整的学生竟然拿着镜子左照右照,一个个跑到她身边,仰着小脸,伸出大拇指,对她喊出“老师好”。此时此刻,她泪流满面;此时此景,她毕生不忘。
是啊!对于王义贤、刘勇而言,每天无怨无悔地陪着这群特殊孩子一起成长,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又何尝不是芬芳满园呢?
(记者:胡怀旭)
作者:胡怀旭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作为一名“老牌”班主任,我发现了一条教育的“隐形规律”——每个班里,总会有数名后进生。综合比对连续多届后进生,我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