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发布时间:2025-09-03 14:5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元芳 A+A-
-分享-

  “寂静”中的求援信号

  早读开始了,教室里书声琅琅。有一个座位空着,那是小K的。他每天都来得很早,今天怎么还没到?我正疑惑着,微信里传来小K家长的信息:“老师,小K今天肚子疼,请个假。”那时正值初冬,学生感冒、肚子疼请假的情况时有发生,通常一两天也就康复返校了,于是我便回复“好的”。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直到第五天,小K的座位还是空着。我拨通了小K家长的电话。电话那头,家长有些犹豫:“张老师,他肚子疼基本上是好了。可是……他说压力太大,不想去上学了,想休学。您说,这可怎么办?”

  听到“休学”二字,我心里一颤。“休学”对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漫长噩梦的开始:如果休学一年,即使下一年复学,孩子大概率会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节奏,甚至会再次休学。

  “要不我去家访一下,看看能不能劝劝孩子?”我立即说。过了一会儿,家长回复:“张老师,孩子说想自己静一静,您就不要来家访了。”

  这让我意识到,小K的心门正在慢慢关闭,这艘迷航的小船正在快速漂向大海深处,看来问题比我想象得要复杂。看着教室里小K空寂的桌椅,我知道,这是一个家庭寂静的求救信号:孩子要休学,家长已束手无策。

  暗夜里的“奶油灯塔”

  可是,孩子拒绝沟通,怎么办呢?我查了一下学生信息登记表,想找找是否有突破口。忽然,我看到了他的身份证号码,“1115”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11月15日!再过3天就是小K的生日了。按照班级惯例,我们会给每名过生日的学生唱生日歌并送上祝福。不让去家访,那我们去看望他,给他送去生日祝福总可以吧?我这样想着。

  当天,我便打通了小K家长的电话,提出想去家里看望他并给他提前过生日。家长说:“估计他还是不会同意吧?”我说:“那就不要提前告诉他了,给同学送生日祝福是我们班的常规活动。”

  家长仍然在犹豫,但我知道不能再等了。如果再拖几天,小K落下的功课会更多,返校上课的希望也就越来越小。

  “让我试试吧,也许会有效果呢?”我说。

  家长终于同意了。

  我立即开始做准备。我先到蛋糕店订了个蛋糕,特意选了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帆船图案,并在上面写了“扬帆远航”4个字。随后,我找到7张信笺纸,每张纸上写了两个大字,连起来正好是“咱们七班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我将信笺纸分别发给7个小组,每个组的学生都在上面写了满满的祝福:

  吾辈男儿,当战于学海,不惧天地,任其人间坎坷,只一笑了之,无可惧者!

  每一个坚强不屈的灵魂,都不会辜负伟大的生命。49个人在这里等着你!咱们50个人是一个整体!

  同学们都很想你,七班不会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期待你早日回到七班大家庭!

  ……

  我也在第一张信笺上写下自己的祝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日快乐!加油!

  最后,班级全体学生举着写满祝福的信笺纸拍了张合影。我把它打印出来,和这7张信笺纸装订在一起,制作了一个祝福本。

  我又在班里找了4名学生同去。在小K家里,我们为他点燃生日蜡烛,唱起《生日快乐》歌。当看到祝福本时,他有些感动。

  我鼓励他:“高中课程有难度是正常的,要为成功想办法,不要为退缩找理由。后面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全班同学都愿意帮你。”

  看到小K若有所思,连连点头时,我趁热打铁:“既然身体好了,就不要再犹豫了,明天去上学吧。”

  他点点头说:“好的。”

  那一刻,我和其他4名学生高兴极了,所有努力总算有了成效。

  月光下的“第二次摆渡”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当全班学生陆续到齐时,小K的桌椅仍然空着。这时,家长发来微信:“张老师,小K说今天在家把药吃完,明天再去上学。”

  改成明天了,是不是又出现了波折?我暗自思索着:如果他明天还不来的话,是不是就前功尽弃了呢?

  这一天,我在忐忑中度过。

  不能再等了!晚上一放学,顾不上提前给家长打电话,我就再一次来到小K家。见到我时,他们都有些吃惊。

  我开门见山:“昨天看到你康复了,我很高兴;今天没见到你去上学,又有点不放心,所以再来看看你。”小K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说:“麻烦您跟数理化老师说说,最近先不提问我吧!毕竟将近一个星期没上学,我心里紧张。”

  “没问题。”我说,随后便给那几位学科任课教师发了信息,他们都表示理解并支持。“其实,你可以跟老师们说明情况,或者找几个同学帮忙补一下落下的功课。”紧接着,我提议道。“先不用,我自己先补补试试吧。”小K说。

  那一刻,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股自立自强的劲头,小K仿佛一艘迷航的小船,朝着灯塔的方向,扬起了风帆。

  我们互相说“加油”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教室,一眼就看到了小K,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课间操跑操结束,我叫住小K,问他能否跟上各科学习进度,他回答“跟得上”。午休时,我在宿舍里见到小K,又问他能否适应今天的学习生活,他说“能适应”。

  “期中考试快到了,无论成绩如何都要参加。”我说。

  “要考一考,试一下。”小K说。

  “加油!”我笑着说。

  “加油!”他笑着回复。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小K进步了18个名次,是全班进步最大的学生。

  “继续加油!”放学时,我笑着跟他说。

  “继续加油!”小K依然笑着回复。

  (作者系日照一中语文学科党支部书记)

作者:张元芳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王婧:匠心梦想的点灯人

她是职教沃土的深耕者,是匠心梦想的点灯人。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王婧将滚烫的初心融入职业教育,在党建育人、产教融合、教学改 ...

09-03 14:4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09-03 14: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田埂上的职教突围

田埂上的职教突围

09-03 15:5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