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日照 > 正文
日照抓实海洋知识教育 提升学生海洋文化素养
发布时间:2019-08-01 16:21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A+A-
-分享-

为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深入实施海洋强省战略,自2012年始,日照市在中小学深入开展海洋科普知识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抓牢内容体系建设,奠定海洋教育基础。2012年,日照市下发通知,在全市层面提出加强海洋教育要求,各中小学陆续开发了海洋教育校本课程。从2013年开始,每年组织优秀海洋教育校本课程评选,到2018年共计评出优秀校本课程92个,如日照一中开发的《让我们走向海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实验小学以“海洋”为主题开发的海洋系列课程等,体现学校特色,形成独具日照特色海洋教育品牌。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普及海洋知识教育,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了一套体例完整、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海洋教育读物《蓝色的家园》,每年100万元列入市财政预算,自当年秋季起,统一采购,免费发给3—6年级学生阅读。2018年,市委、市政府又要求,海洋教育从小学延伸至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从初一开始编写读物,预算28万元,目前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秋季开学发放给初一学生阅读。

抓实海洋课程实施,引领海洋教育向纵深发展。一是规范课程开设。日照市要求学校将海洋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纳入计划,列入课程表,每两周一节,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每年对学校开课情况进行督查,促进学校将海洋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开展教研和师资培训。各级教科研部门将海洋教育纳入每学期的教学视导,每年结合6月8日“世界海洋日”活动主题召开专题教研会,每两年一次组织海洋教育优质课评选,展示教学研究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每年暑期组织对业务校长、任课教师进行海洋教育专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教师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认识和业务水平,确保开好、上好海洋教育课。三是借力学科整合。海洋教育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特征。日照市学校与语文阅读、写作相结合,开展阅读海洋读本、开展海洋知识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走向海洋;与艺术教育相结合,通过贝壳工艺品制作、海洋特色绘画、摄影比赛等活动,搭建海洋艺术桥梁;与国防教育相结合,通过参观军舰、模拟军事演习等活动让海军蓝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与科学教育相结合,通过海洋科普节,融海洋趣味小实验、航模、海模制作等活动为一体。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

抓好海洋教育活动,丰富海洋教育内涵。一是营造浓郁氛围。各学校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文化长廊等广泛宣传海洋科普知识,举办海洋科普知识竞赛、科幻画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很多学校还建设了科技馆海洋科普教育专区,营造了浓厚的海洋教育氛围。二是组织海洋科普展示活动。市教育局每年联合市科协举办海洋科普报告百校行活动,连续多年与市海洋发展局组织海洋知识竞赛活动。2018年4月,市教育局、市海洋与渔业局、日照广播电视台联合组织了全市小学生海洋科普知识学习展示活动,活动从7月份开始,分线上、线下学习和展示3个环节,10月份进行评选表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以海洋科普教育为主题的调查小报告、科普小论文、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创意、科学幻想画评选、海洋旅游线路设计,海洋美食博览会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调查、采访等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今年4月,日照市海洋科普馆正式开馆,海洋科普馆投入1.2亿,资源非常丰富,对外门票100多元,市领导提出免费向学生开放,日照市教育局正组织全市中小学生,按研学旅行办法分期分批组织到海洋馆参观考察。四是开展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建设。2013年8月,市教育局印发了《日照市中小学海洋教育特色学校评估标准(试行)》,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开展、文化建设、创建成果等6个方面共20项具体评估指标,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海洋文化教育成为很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亮点。截止目前,已评选出特色学校40所。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日照市2025年度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这样安排!

近日,日照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义务教育学校 ...

07-01 14:16日照教育发布

日照市东港区:持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底蕴

日前,他们凭借精湛的表演,获得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学生组第一名。

07-15 09:31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