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品牌系列”展示传播——莱州市双语学校“生命美育”
为全面总结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充分展示各地各高校特色品牌,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致敬品牌·献礼二十大”大型展示传播活动。
构建“生命美育”教育实践模式!今天,随小编一起看看莱州市双语学校在“生命美育” 上的探索~
莱州市双语学校“生命美育”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莱州市双语学校将美育教育作为三大办学特色之一,探讨构建了“生命美育”教育实践模式。学校根据美育教育总目标,整合相关内容打包成美育综合课程内容体系,来满足生命美育教育教学需要。生命美育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艺术美、学科美、生活美、社会美和自然美五大类。所有内容均包含在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
打造了生命美育课程文化。美育文化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根基,学校主要从环境文化、阵地文化、庆典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创建。如:在阵地文化方面建立了“听觉、视觉、动觉”三觉文化,依托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升旗台、公众号等四大阵地,为学生提供美育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与欣赏能力。
构建了生命美育课程体系。艺术方面,从与人的生命发展息息相关的四个生态领域,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重构了国家艺术教材;根据相关学科特点,梳理挖掘出学科中的美育要素,将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得每一门学科都贯穿着美育教育;开发“三美”校本教材,即以“衣食住行”为主的生活美校本教材,以“劳动、变革、风俗、秩序”为主的社会美校本教材和以“山水、花草、建筑、动物”为主的自然美校本教材。
创新了生命美育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明确了“审美对象→审美形态→审美情感→审美追求”的课堂教学新流程。在校内社团活动中,采用了“自主体验→教师指导→合作巩固→成果展示”的学习流程,开展各具特色的项目式教学活动。在校外美育休闲课程中,运用了“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同伴互助—成果展示”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的选择权放给学生,学生根据菜单自主选学,体现自主性和生活化。
在特色活动中,遵循传承、创新、发展的原则,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打造了37项生命美育课程特色活动。如艺术类的班级合唱、胶东大鼓、校园微电影、班级画展、陶艺创作、连环画创编等;相关学科中的语文诗词赏析、数学七巧板、英语课本剧、体育柔韧操等;根据乡土特点创树特色开展的寻访古村落、山海寻迹、莱州古树等。
学校生命美育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审美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今,生命美育教育已成为莱州双语学校的亮丽名片,学校曾多次为省、地市教育活动提供活动现场。美育教育成果展示和汇报演出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以及各级专家的高度赞誉,学校艺术团队十多次登上央视、人民大会堂、国际和平颂等大型舞台。多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荣誉称号;2021年1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入校拍摄并播出了《“生命美育”照亮多彩少年梦》专题片,为全国各地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典型案例。(来源:烟台市教育局)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