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愿与你相伴终身——我的《山东教育》情结
发布时间:2020-12-17 10:19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席波 A+A-
-分享-

与《山东教育》的相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我还不满20岁,刚刚走上教师岗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战线的新兵。

作为当时能够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刊物之一,《山东教育》是我和同事们的至宝。每当新的一期《山东教育》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对于其中好的文章、好的片段,也都会互相推荐学习,共同品读点评。

能够迅速适应教学工作,顺利度过适应期,《山东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它就像一根拐棍一样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撑。那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成为我备课的模本和上课的依据;那些教育理论和专家的答疑解惑,又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能够在从教伊始,就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些同行们的教学心得、体会以及感悟,让我在感受教学的酸甜苦辣的同时,也不断滋养和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从那个时候,我养成了一个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到的好文章、好片段,我总是要摘抄到笔记本上。《山东教育》上很多的段落和文字,都是我摘抄的重点内容。日积月累,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

我始终觉得,自己成长与成熟的每一步,都与《山东教育》的加持密不可分。

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在《山东教育》上,有我熟悉的朋友和同事的文章发表,于是我的心也跃跃欲动起来。朋友和同事能行,我为什么不行?我就试着将自己的习作投给《山东教育》编辑部,虽然最初几次都石沉大海,但是我仍然很执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文章《故乡粽情浓》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了,而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几年间又陆续发表了七八篇。

能让自己的文章通过《山东教育》的平台与读者朋友分享,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与快乐,这是一种被承认的幸福,也是一种传承的快乐。

时光荏苒,《山东教育》已经陪我走过了37个春秋,当年的青葱少年已经是鬓发如霜的教育老兵了,尽管离开教育一线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是自己献身教育的信念无悔,培养栋梁的追求永恒,与《山东教育》的情感弥坚。

三十七载教与学,一片丹心琢且磨。

亦友亦师帮与扶,多年相伴敬且爱。

《山东教育》,爱你,愿与你相伴终身!

(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李仙小学 席波)

作者:席波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