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名单已出!此次选树工作从全省高校在岗专职思政课教师、中小学在岗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中遴选了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科研、管理,尤其是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成果丰硕,教学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14名,“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19名。
接下来,小编将与大家一起走近“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
不忘初心守阵地 满腔热情为学生
——王秀霞老师
王秀霞,1972年出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教授,中共党员,首批山东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第一主讲教师,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
26年坚守教学一线,用学识启迪思想,用关爱触动心灵,用激情引领行动,用快乐陪伴成长,用信仰照亮人生,努力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秀姐”。精心备课,教学测评名列前茅,教学设计获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战役小课堂在人民网、全国高校思政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展播。利用信息化探索出助教制度、免考制度、空间讨论课及“教-管-考”线上教学模式,创新主题活动、主题歌教学法,曾被光明日报、新华社等60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两次荣登人民日报,2020年获全省职业院校应对疫情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教研成果丰硕,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主持和参与的2项课题入选省思政课教改项目。关爱学生,线上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除困惑;线下开展筑梦面对面,帮助困难学生。以身示范,激情讲课,打造快乐课堂;传播正能量,发挥示范引领。
由于工作突出,2018年获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2020年被学校聘为首届“泰山金讲席”,曾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中国好教师、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学校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关爱学生标兵”等。2017年至今,在山东首档电视理论节目《理响中国》、山东教育电视台《思政这样潮》栏目中多次受邀担任嘉宾。
以深化科学研究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
——王增福老师
王增福,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任山东省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秘书长,是中央“马工程”专家组成员、高校思政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咨询专家。主要从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著作3部,参编中央“马工程”教材1部,在《经济日报》《哲学动态》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他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科学研究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他所主讲的研究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获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建设资助,主持的“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根据课程与项目建设要求,围绕组建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改革考核方式等不断推进研究生思政课改革。组建了一支富有教研经验、结构科学合理、拥有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的 “方法论”教学与研究队伍。为了确保讲授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拟定了30个重点难点问题。为了提高课程讲授的实效性,使研究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其方法论特征、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应用向度,进一步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让思政课堂有滋有味
——高庆堂老师
高庆堂,枣庄八中思政课教师,正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山东省学校思政课年度人物,山东省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首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为了上好思政课,确保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我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用诗词典故滋养思政课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外国文化异彩纷呈,魅力无穷。各种文化元素激发师生对《文化生活》的课程内容进行开发、生成和转化,用诗词典故创设情境、立足生活、紧扣重点、提升能力,课堂会更加精彩。
二、用山东快书导入思政课教学
用山东快书导入思政课教学,让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巧用山东快书,宣传党的丰功伟绩。
三、以故事创设思政课教学情境
实践证明,有趣的故事是教师上课抓住学生的制胜法门。
有趣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体验中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在发现、感悟中体验乐趣,韵味无穷,终身难忘。
总之,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个性化创造过程,是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点石成金的驾驭课堂的技巧,适时、巧妙地运用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乐趣和活力,又能增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育人必先育己,和学生一起成长
——陈骞老师
陈骞,淄博五中思政课教师,山东省初中思政课兼职教研员,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他多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等。
“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岂止喜欢,我是热爱。”陈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学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陈骞主动向学校申请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深思熟虑已久的。他说,班主任工作和思政课教学都是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联系最紧密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并陪护其成长,是件幸事。为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他鼓励学生每天写成长日记。于是,每天他用大量时间批阅日记。这个小小的本子里,有成长困惑,有学习心得,有难言之隐,有人生百味,陈骞看到了学生不为人知的一面,他的教育教学从此更有了温度。
陈骞在班内开展“书香致远”活动,效果很好。他希望把这种做法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尝到书香味。经不懈努力,校史上最年轻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学生的课余生活因志愿行动有了别样的色彩,学生的各种能力因志愿行动有了长足的发展……除带领学生做志愿者,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作为省教育厅送教名师团成员赴各地送教下乡,他作为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通过公益讲座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必先育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用实际行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陈骞说他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
编辑:周玉森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