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中职招生“回暖”传递了什么信息
发布时间:2020-10-13 09:45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孙中升 A+A-
-分享-

今年山东省中职招生全面“回暖”,很多学校实际招生数超过招生计划,招生“门槛”也相应提高。山东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省中职学校完成全日制招生425497人,同比增加31000人,比去年增长7.86%。全省16个地市有7个地市招生数量同比增长10%以上。中职招生之所以实现历史性逆转,一方面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红利在迅速释放,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社会偏见在改变,另一方面是近十年来山东省职业教育坚持改革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在迅速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日益显现,引导社会观念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

一是政策红利释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自今年1月份山东省发布《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来,山东省的“职教圈”迅速行动,新招频出,亮点纷呈。“高地”建设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和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有机结合,形成政策“组合拳”,直击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顽瘴痼疾,想老百姓所想,急产业发展所急,是新时代深化教育结构性改革的扛鼎之举。省委省政府在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战略转变的首要目标,就是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方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为职业教育“松绑”,为职业学校“铺路”。“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选手可以直升副高级职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可以直升本科”,这些政策从顶层设计上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让老百姓切实感到选择职业教育有前途、有奔头。

二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打开了职教生学业上升的“天花板”。从2022年起,山东省春季高考更名为“职教高考”。届时,职业教育本科招生数量将增加到7万人左右,考试办法调整为“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50%。这意味着,2019年以后入学的中职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升入本科院校,“职教高考”其实是为职业教育量身定做的制度设计,从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出发,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拓宽中职学生的升学渠道。以正确的导向引导中职学校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美誉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举措。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十年来,山东省在实施中职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同时,开展了省示范校、品牌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名师名校长建设等一系列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将产业所变、企业所需、社会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指挥棒”“指南针”。山东省还率先出台政策,将教师聘用的自主权还给学校,大批实践教学能力强、技术技能高的“双师型”青年教师成为教学一线的主力军,优秀的教师成为学校吸引学生的窗口。这些变化,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了。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让职业技术“含金量”大幅度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受到社会青睐。自2016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精益求精”成了当下职业教育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制造业大国向现代化制造业强国迈进,培养甘于奉献、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队伍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具有了重要历史意义,这也是党和国家的人才战略。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的影响力持续增大,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了各行各业抢手的“香饽饽”,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利好政策以求挽留相关人才,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门槛”逐渐向职校毕业生打开,与人才有关的红利政策越出越多、越出越实。从职业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越来越“体面”,越来越“有范儿”,引导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转变教育理念、选择职业教育,“大国工匠”“技术报国”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梦想。

中职招生“回暖”,昭示着社会对职业教育价值认识的回归,但是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国家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勠力同心,让职业教育发展成为支撑我国新时代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强大引擎。(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孙中升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