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十三五”期间,山东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如何?11月17日上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山东通过解决“入园难”、“大班额瘦身”、加大教育资助力度等方面工作,不断补齐基础教育短板,使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稳居全国第一阵营。
据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在会上介绍,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2015年的81.97%提高到2019年的90.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普惠率达到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99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97%提高到2019年的97.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97.36%提高到2019年的97.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5个百分点。
在学前教育方面,着力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颁布《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整治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2056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923所,新增学位244.8万个。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实现“大班额瘦身”,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23.49%降至1%以下。“十三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64所,新增学位354万个,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另外,针对小学生“放学早、无人看”的问题,山东省大力开展课后托管服务,覆盖率达到94.63%,惠及小学生365万名。
为了保障教育公平,山东省在“十三五”期间还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通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劝返复学,贫困村全覆盖留守儿童关爱室。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儿童15年教育全免费,具备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45%。(记者 王煜玲)
作者:王煜玲
编辑:周玉森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