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十大科技成果”中第一项——“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完成单位是山东农业大学。据悉,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研究成果,代表山东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新旧动能转换。
镰孢菌(Fusarium)可侵染多种谷物如小麦、玉米等,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我国每年小麦赤霉病受害面积6000多万亩,直接产量损失达100亿元。另外,病原菌分泌的霉菌毒素广泛污染谷物籽粒,严重威胁人畜健康。但遗憾的是赤霉病抗源极其稀缺,严重限制作物抗赤霉病育种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小麦遗传改良与基因组学团队历经20年完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研究成果,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并解析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理,研究发现Fhb7对具有环氧基团的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广谱解毒功能,这种广泛解毒能力使Fhb7对镰孢菌属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同时,成功将Fhb7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验证了其稳定的赤霉病抗性。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22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目前,已有60多家单位利用携带Fhb7种质材料进行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并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进行广泛试验,表现良好。该成果为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广谱、持久抗源。
编辑:周玉森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