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一张“小条”的飞行轨迹,9月18日,采访组来到本次甘陇行的第四站——临夏州临夏市。
在临夏市一中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每名学生手中都有一张半页A4纸大小的“小条”,上面以练习题的形式罗列着本节课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这是学校推广使用的课堂‘小条’。”七年级语文教师牛文瑾介绍道,“别看它体积小,作用却大得很!不仅能提升教师备课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效果。设计这么一张‘小条’要经过两轮备课,先由主备教师结合本课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练习题,方便老师即学即测、快速反馈。”
学校语文教师牛文瑾向我们展示默写“小条”
“小条”的创意,来自与临夏市一中相隔千里的济南市育英中学。2021年8月,济南市市中区选派12名支教干部教师赴临夏市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时任十六里河中学办公室主任的李禀轩被选派为支教团团长,并担任临夏市一中校长。来到学校后,李禀轩带领帮扶团队以加强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为抓手,将市中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学校。为了提升当地教师的授课水平,他还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前往济南育英中学跟岗学习,开阔当地教师的视野。
李禀轩组织教师开展集体教研和讲评课活动
“今年上半年,我有幸前往济南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跟岗学习活动。” 临夏市一中教研室副主任马存贤是跟岗学习队伍中的一员。在他看来,3个月的跟岗学习,不仅接受到济南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将其吸收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之中,对教学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无论是六十八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还是育英中学的‘红色育英、人文育英、现代育英’理念,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刚才提到的‘小条’,实际就是学校老师在育英中学跟岗学习期间学到的教学方法,其间老师们深入到育英中学的课堂中详细了解各学科‘小条’的使用情况,在确认其价值后才开始大力推广。”
跟岗学习期间,马存贤参与济南市市中区教育系统干部能力素养专题培训
如今,在临夏市一中,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的学习内容,“小条”被设计成不同的形式,广泛运用于早读、午自习、课前检测、课堂反馈等不同的教学情境,成为精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抓手。
临夏市一中校园广场中的“育英园”
“李校长将济南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过来,我们再通过跟岗学习、线上教研将教学理念在当地实施的具体情况和意见想法反馈给济南学校,这其实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另一种价值。”对于东西部教育协作的意义,马存贤有着自己的理解。
正如马存贤所言,一张飞越千里的“小条”,承载了鲁甘东西部教育协作取得的硕果,彰显了济南临夏两地携手并进、共育桃李的初心,也见证了“泉河协作”从单向帮扶迈向双向提升的跨越式发展变革。
(来源:山东教育社)
作者:袁飞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