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校园“护眼行动”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5-03-21 09:02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周玉森、张晓燕 A+A-
-分享-

  今年3月是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的活动主题凸显了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最近一次统计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中度近视占比37%,高度近视占比达到9.7%。尽管较早前略有下降,但整体防控情况仍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仍呈现高发化与重度化的双重特征,而随着年龄增长,中、高度近视占比迅速增加。

  校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防控近视的重要责任。

  作为有着1800余万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的教育大省,山东自建设全国唯一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省级改革示范区以来,深入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鼓励各地各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在这场近视防控的校园攻坚战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有效经验。三年来,全省学生近视率降低3.74个百分点。

  3月14日,山东省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在淄博举办/图源:山东教育发布

多方联动的防控“生态圈”

  在综合防控的战场上,山东各地各展其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防控模式。

  在青岛市教育局的智能平台上,数十万中小学在校生的全学段屈光发育档案清晰可查。青岛实施关口前移,按3-9岁、9-12岁、12岁以后三个年龄段分段精准施策,真正做到“一校一案、一生一策”。

  在孔子故里济宁,“5C工作模式”正不断深化实施,通过控防优先、宣教引领、专业矫正、合作共治、中医特色五大路径,打造出独具东方智慧的防控方案。

  日照创新推出了“首遇提醒关爱机制”,引导教师、家长、学生、教培人员规范每一名学生的“双姿”(规范坐姿和握笔姿势),有效预防近视、脊椎侧弯等现象的发生。

  潍坊临朐县创新实施“筛查、预警、宣讲、干预”的“四位一体”防控体系,通过动态视力档案追踪,已为14万学生实现屈光发育全程监测。

  “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医疗、家庭多方协同。”据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已建立1482万中小学生的电子视力档案,30个试点县区、200所示范校形成网格化防控格局。

  临朐县城关街道城关中学,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分批到视力健康小屋进行视力干预训练/图源:临朐教育

硬件升级打造“明眸”校园

  视觉环境改善是校园近视防控的基石。

  新学期,走进曹县第一实验小学,全光谱LED灯与可升降课桌椅成了教室的标配。孩子们惊喜地发现,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再跳跃,电子屏的蓝光变得温柔。该校还推行教室电子屏日使用限时1小时,将每周三设为“无屏日”,实现智慧管控。

  不止一所学校,类似的升级正在全省快速铺开。2024年,滨州累计投资达1.3亿元,实现全市学校15000余间教室、功能用房的护眼灯全覆盖。青岛崂山区实现教室采光100%达标,构建起“全员护眼”生态。德州通过视觉环境优化行动,已为643所中小学校9707间教室配备11.6万余盏护眼灯,并计划2年内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

  教室环境改善了,校园环境也没落下。临沂第四十中学不仅在教室里全部安装高标准的护眼灯,更创新建设省内首个校园近视预防科普馆,在每个楼层设置视力自测角,隔周开设护眼课程。护眼条件的改善,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健康的用眼“新生态”。

  临沂第四十中学近视预防科普馆/图源:临沂第四十中学

让眼睛在户外“充电”

  户外运动是天然的视力“保护伞”,简单的游戏也能成为守护孩子视力的有效“武器”。

  烟台市福山区兜余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旧轮胎搭建的“冒险岛”上攀爬跳跃。该园通过开发72项基础动作游戏,保障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让在园幼儿体质显著增强,视力不良率下降11%,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同样,济宁市实验幼儿园设置了足球场、果园、小菜园及15个户外游戏区,让孩子们在户外写生、种植等活动中进行远近交替视物训练,每天都能“目”浴阳光,促进视觉发育。

  在中小学校园里,体育课和大课间成了青少年最佳的“视力保养时段”。

  聊城经开区第三实验小学将足球教学融入近视防控,以“体育+护眼”为双促模式,充分挖掘各类体育教学资源,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视觉追踪类体育社团,鼓励学生按兴趣选择,通过在绿茵场上追踪足球轨迹,有效锻炼睫状肌调节能力。教练在传授运动技能时更注重科学用眼知识的普及。

  桓台一中附属学校精心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依据学生兴趣与身体素质实施体育分项教学,并通过竞技比赛、研学远足等20余类户外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桓台一中附属学校开展游泳进课堂活动/图源:桓台一中附属学校

数字赋能“精准狙击”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广应用,科技力量正在重塑近视防控模式。

  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的电子用眼共管平台上,学校可以实时查看孩子的屈光档案四级监测预警色标,从而实现动态追踪精细干预。

  青岛崂山区搭建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一生一档”云端管理,运用“红黄绿”三色预警推送个性化方案,配合中医药干预技术,早期干预率达98%。

  滨州市试点推广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动态监测,每年对中小学进行全覆盖式近视防控筛查,累计建档约42万人。

  临沂第四十中学更是以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模型赋能学校的近视防控数字化转型,为每位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明眸二维码”记录着从入学到毕业的36次检查数据,并由人工智能模型自动生成趋势分析图,家长学生可以随时查看。

  AI赋能让这些校园近视防控创新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2024年11月,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现场观摩活动走进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近视防控室,查看学生视觉健康档案的分类追踪、管理及干预情况/图源: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

政策科普全面护航

  近视防控有效开展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杠杆和全方位的科普宣传。

  山东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建设方案,将学生视力健康发展状况纳入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推动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同时,组织了各级宣讲团开展“千人万场”集中宣讲6000余场,引导学生科学用眼、主动防护。

  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换来了一串串充满希望的数据。青岛近五年学生近视率下降9.26个百分点,每年降幅超1%;日照自2022年以来,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5.02个百分点……

  把政策文件变成可调节的课桌椅,让数据报表化作跃动的体育项目,使中医典籍焕发科技光芒,防控举措渗透到了每间教室、每次课间、每项运动……

  山东将系统工程转化为具体场景,以“抓早抓小抓关键”的智慧,全力打造“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中西医结合”的近视防控山东经验,为广大青少年的“睛”彩未来保驾护航。

作者:周玉森、张晓燕

编辑:袁琳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班举办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08-01 08:45山东省教育厅

开始征集!全省青少年学生阅读荐书活动来啦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

08-01 10:58山东教育发布、山东教育社

山东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启动

山东省 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今天启动,工作将持续到 9月12号。

08-02 09:48山东电视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