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来啦!
发布时间:2025-09-02 14:55 来源:山东教育发布 A+A-
-分享-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对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作出系统部署。一起来看相关解读——

  一、为何要专门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

  山东省推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战略举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生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也对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正处于探索推进阶段,课程实施碎片化、应用场景浅层化、优质资源尚不均衡、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来破解。

  “十大行动”立足山东省情教情,旨在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范式。这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实施“十大行动”,我们将为学生提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智能化教学支持,整体提升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十大行动”希望实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

  “十大行动”设定了多元化发展目标。经过3—5年努力,主要实现5大突破:课程体系全面贯通,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识课程开设率达到100%,实现高质量普及;教学形态深度变革,教师生成式AI工具掌握率达到100%,功能特色鲜明的AI实验室全域覆盖,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资源供给普惠共享,动态更新省级精品课程1000课时以上,布局100个左右区域性AI教育体验中心,乡村学校100%共享优质资源;人才素养显著提升,培养省级人工智能卓越教师100名左右、骨干教师2000名左右,省市县三级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全面建立;治理机制安全可信,校园AI安全防护与数据保护科学有效,建成200所左右中小学人工智能应用领航校。

  三、“十大行动”的特色和亮点有哪些?

  “十大行动”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系统性。“十大行动”涵盖课程建设、教学革新、师资支撑、教研优化、设施配置、资源聚合、帮扶协同、评价赋能、安全应用、组织保障等10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系统。

  二是创新性。方案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制发课程指导纲要;开发实验室建设指南;设立省级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推行“智能诊断+数据循证+人机协同”教研新范式;开展“AI+AI教育”研究;打造具备多模态感知、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环境的一体化教学平台,等等。

  三是山东特色。方案充分结合山东省情:充分发挥山东“十强”产业优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与行业企业对接联动;主动融入济青都市圈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市域协作;布局打造区域性人工智能教育体验中心,加强优质资源均衡布局。

  四、如何确保“十大行动”真正落地见效?

  为确保“十大行动”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教育、网信、科协、工信、财政、大数据等密切配合,明确“省级系统布局、市域整体规划、县域特色实施、学校创新发展”四级责任主体。二是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对农村、薄弱地区给予倾斜支持。三是机制保障,配套制定任务分工方案,将重点任务系统分解为具体工作,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四是评估保障,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省级义务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质量评价和教学视导,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相信“十大行动”将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图看懂《实施意见》全文——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