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顶层设计,构筑校园安全大格局。强化领导责任,成立了全县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全县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和21个专门委员会,构建“1+21”安全管理体系,将教育系统安全纳入全县总体安全管理格局,统筹推进全县学校校舍安全。压实主体责任,全县10个教管办、191所学校(幼儿园)均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安全责任进一步压实。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将教育系统应急物资保障纳入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库,统一采购、统一配备、统一调配。
强化协同联动,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建立安全联动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联动,提前预警做好防范应对。狠抓关键点,突出校园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等关键时段,着眼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网格化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强校车从业人员、学校食品安全等关键人员的培训管理。今年以来,开展全覆盖式人员培训22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72家。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教育领域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整治、一月一通报”的安全监管,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凝聚起安全监管合力。
精准有效施策,延伸校园安全触角。加强“三防”能力建设,引入“SPS”学校安全促进体系,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实行学校安全工程师管理模式,实现县域学校安全管理全覆盖。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排查师生及其家庭成员54万人次,投入311万元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全县教育系统无一人感染。细化关键环节,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对857处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设立警示及公示牌3763块。学校食堂全部落实主体责任到位等4D管理模式,28所学校、幼儿园创建为全市安全促进体系示范校。
编辑:王煜玲
“恭喜赵浩然同学被评为本学期的‘博雅好少年’。”前不久,在高密市北关小学的“博雅好少年”评选大会上,该校少先队辅导员田艳 ...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小切口”破题、用“微创新”积势,立项实施了一批局长突破项目、校园“微改革”项目,为现代化教育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