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昌邑市:“大集团+多切口”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04 09: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董友伟 A+A-
-分享-

  近年来,昌邑市全面深化“全域集团化、城乡联盟化、镇村一体化”建设,创新“大集团+多切口”模式,构建“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幼有优育”的学前教育需求。

  昌邑市抓实“三个一”集团化办园模式,组建以实验幼儿园为核心的实验幼教集团,突出核心园的办园理念及内涵引领,尊重成员幼儿园的管理创新,推动幼教集团可持续、内涵式发展。该市以实验幼儿园为集团核心园,吸纳市直幼儿园及镇街区中心幼儿园为成员园,形成城区核心聚集、乡镇辐射融通的城乡“一盘棋”全域覆盖发展格局。全市以实验幼儿园为核心,与实验幼儿园直接管理的园区形成“共融型”管理模式,实行“一套班子、多个园区、统一管理”;与市直成员园、镇街区中心园建立 “集群型”发展模式,建构“资源互鉴、课程共建、文化共享”的“一揽子”多元共治共建机制。成立由核心园、成员园的特级教师、学科育人能手领衔,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的集团教研中心,聚焦共同发展,联动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一张网”优质共进的大教研格局。目前,集团核心园充分发挥“十佳园+名园”专业优势,共享名园、名师、名课程资源,通过任务认领、订单配送等方式,实现了各园“月月有专题、间周有活动”。

  为优化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昌邑市实施优质带动策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突出抓细“三个+”的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夯实“中心园+”乡村教育基础网,健全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示范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落实镇街区中心校管理责任,进一步巩固乡村学前教育基础网络。中心园每学期对镇域内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统一进行质量评估,推介典型经验,提供学习现场,逐步形成镇域均衡、“一园一品”的发展格局,促进全镇幼儿园保教质量整体提升。与此同时,打好“优质园+”结对帮扶组合拳,拟定《幼儿园“163规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优质园“一对一、一对多”拉手结对薄弱园、小规模幼儿园,采取“走进去、建起来、强师资、挖特色、勤交流、重评价”6项规范提升举措,完成3年一个周期的帮扶活动。通过“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促进城乡、区域和园所间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 全市16所乡村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幼儿园,54所乡村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一类幼儿园,9所镇街中心幼儿园被评为潍坊市名园,10个镇街全部获评“普及学前教育先进镇街”。组建“公办园+民办园”平行发展共同体,发挥公办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扶持民办幼儿园向深向细发展,对办园行为、园务管理、园本教研、保育教育等工作进行重点帮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保教质量,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12所公办园与23所民办园实现结对共建,形成“公”“民”平行发展的学前教育美好样态。

  昌邑市抓牢“三个优”的办园评价模式,注重结构性、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的整合,探索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机制,实现了以评促改、以研提质。依据《园级自评指导手册》,从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5个维度15项指标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园所自评。在此基础上,开展集团优质专评,全面推进整理、清洁、安全等标准化管理模式,确保各幼儿园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规范实用。积极开展县级优化综评,通过完善“幼儿园综合评价指导方案”,设置教学教研、家长工作、卫生保健、班级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师德师风等7个维度76项指标,组建由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组成的专家团队,现场诊断,跟踪调研,专业指导,为园所管理和优质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董友伟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聚焦“幼有优育”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08-04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坊子区:解锁立德树人的“全环境密码”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

08-18 11: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中小学开学时间确定!

转眼间,已经来到8月下旬家里的“小神兽”什么时候开学?一起来看看潍坊中小学生的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吧!

08-20 14:24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