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威海 > 正文
让学生的心花悄然绽放——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绘画疗法”侧记
发布时间:2020-01-14 10:5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宋红美 A+A-
-分享-

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总量少,留守儿童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只要是学生抬脚可及、触手可摸的地方,就常常出现一幅幅“涂鸦之作”:教室的墙壁上有时会出现一个脚印;数学演算纸的背面会加上一串圈圈;作文本稿纸的旁边空白处会出现一叠方格,等等。这些“作品”不拘一格,但是都折射出学生在特定时段里的别样心情。经过调查,教师得知:在学校里,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感诉求缺少宣泄的渠道,他们只好率性而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决定投其所好,将“绘画疗法”搬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为开好这门看似有点“怪味”的课程,教师把学校领导请进课堂,让他们真切地感受“涂鸦课”的魅力。这种做法赢得了校领导的支持。就这样,“绘画疗法”走进了学校的主题班会课,走进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周一的班会课,“每周一画”雷打不动;周四的自选课程,“涂鸦课”按时开课。学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这里的课堂,学生唱主角。“房树人”“心情故事画”“打开心窗晒心情”……学生信手涂鸦,将纷乱的心绪、不解的困惑诉诸笔端,将潜意识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再现出来。一支画笔、一张白纸,让学生心头的重负获得疏解。课后,教师通过读图快速潜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解读学生的“心灵密码”,然后有针对性地诊治学生的心理问题。

为防止学生的涂鸦热情减退,教师探索了很多方法:初始课,对学生进行欣赏辅导,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考试前,对学生进行鼓励、指点,增强他们的独特感;间周的心理课堂上,激励学生坚定信心,增强他们的方向感;每个月进行一次自省课,带领学生回望成长道路上前行的足迹。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绘画疗法”产生了积极的育人效应。在近日举行的山东省初中“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工作坊现场会上,该校教师陈蕾介绍了“绘画疗法”的做法,与会人员赞不绝口。

作者:宋红美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威海荣成市:打造“闭环式”管理模式保障校园餐原材料供应

威海荣成市在校园餐原材料供应上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在“原料采购—净菜加工—安全检测—原料配送—供货验收”等关键环节落 ...

08-06 16:38山东省教育厅

“普”育学前幼苗壮 “惠”泽区域蓓蕾香

近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学前教育置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

08-11 10:4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威海环翠区暑假校园热闹非凡,孩子们体育锻炼“放假不停步”

青少年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计划,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 ...

08-14 10:48威海教育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