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董雪莲,1998年至今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
她热爱教育事业,始终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初心,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团队主要成员,她主讲的《广告设计》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促销广告》被评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出版的《插画设计》等六部著作被定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精品教材,其中《招贴设计》《图形创意与设计》分别是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2021年,她编写的教材《招贴设计》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优秀教材。主持建设了长青联盟《图形创意》微专业课程。教研课题“‘以终为始’的课程实验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多维度课程设计研究”被列为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统一,将最新的行业案例、项目实践案例等引入到专业教学中。以工作室为平台,与相关单位建立基于实践项目的特色课程体系,将课程与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对接、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对接。她带领学生进行了第五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博览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第四届基础教学成果展暨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研讨会等活动的策划及形象设计工作,以及多家企业的品牌策划和形象设计等工作。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提升专业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她聘请业内知名的专家、老师来给学生做讲座,从市场的角度点评学生的作业,让学生明确当今的社会需求。并带领学生到书店、出版社、印刷厂和知名展览现场实地考察实习,让学生了解目前的市场现状,熟悉材料和印刷流程。她选择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和竞赛,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辅导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展、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全国海洋文化创意大赛等国内外大赛中荣获数百项奖励。工作室学生获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最高奖“孙长林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董雪莲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她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课堂教学,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将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请进课堂面授学生,带领学生走出去,到省内各地的博物馆、民艺馆和非遗传承人的家里去深入的了解民间工艺和创作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与转化,应用到艺术设计中。辅导学生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参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和“印象济南·泉世界——青年艺术节”。这些对于传统文化的创作活动使得同学们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新性转化有了新的了解与体验。
科研方面,董雪莲追求“为人民设计”的务实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创作和专业能力,参与完成了国家青年艺术基金以及多项省级校级科研项目。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完成了中国艺术节形象设计等多项大型的社会设计项目。多件作品及论文发表于《艺术设计》等专业刊物;设计作品获得了山东省廉政公益广告创作大赛特等奖、山东省第九届“学院创意杯”广告作品大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女性“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大赛一等奖等国内外专业设计奖项百余项。其中《下岗后,你选择?》《沟通》《一团和气》三幅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省美展一等奖。数件作品被社会采用。
董雪莲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政工作融入到日常的专业设计教学中,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相关的设计工作。2018年,组织工作室师生创作多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参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的“为人民而设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展”。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响应学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创作号召,接到设计任务伊始,就立即组织工作室导师沟通协商,分工建立线上专题项目群,动员学生参与项目创作。自2020年1月23日起,带领工作室师生团队创作的一百余件(套)宣传作品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众号发布,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 中国艺术报、艺术动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齐鲁女性等媒体平台转发,响应了国家和学校宣传防疫部署,为战疫工作者鼓劲,得到社会各界的共鸣与认可。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喜迎建党百年华诞的主题创作中,她带领师生团队创作数十幅优秀的作品,获得观展人士的好评。
立足教育教学,坚持自我成长,助力学生成才。董雪莲对教育事业和艺术创作始终保持满腔的热忱,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是非常幸福的,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她将初心不改,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德树人,为艺术设计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