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不停步 永续初心从未止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周学文
发布时间:2022-02-23 16:20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简介:周学文,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现任民革滕州总支主委、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他讲政治、敢担当、严自律,特别是到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任职以后,务实扎实、苦干实干、积极作为,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入组织 结下一生民革情缘

1991年,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周学文,正准备递交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忽然被一位民革老党员“盯”上了,非要介绍他加入民革。原来,同为教师身份的民革老党员邱盛藻(民革滕州组织创始人之一),偶然得知他的祖父在台湾(已来往信件多次),如获至宝,立即同滕州的民革小组组长胡一新(民革滕州组织创始人之一)商议,对周学文进行考察,拟纳入民革组织。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培训,周学文逐渐加深了对民革组织的了解,认识到民革是一个具有鲜明宗旨、光辉历程的政治组织,民革前辈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是民革永不动摇的初心。加入民革,可以更好的参政议政,以及为台胞台属沟通联络以及祖统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当时的滕州民革组织还只是“滕州小组”,仅有7人,主要是黄埔同学会的成员,都已退休多年,党派工作的具体组织、执行几乎全部落在了周学文的肩上,他成了绝对的“主力”。每次活动他都积极谋划,无论是学习材料的准备,还是场地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他不仅在学习活动中深受教育,而且在其他党员身上,充分领略到他们的境界和格局,特别是有三位老党员,虽然行动不便,但每次都在家人的陪同下,按时参加学习活动。每一位党员都认真的学习上级文件内容,热切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那一板一眼的架势着实给周学文上了生动的一课。老一辈党员表现出的政治本色和履职责任感,使他非常难忘,也逐步加深了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理解:要对自己民革党员的名号负责,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履行党员职责。

援疆支教  献上一颗大爱之心

为响应党中央援疆工作的号召,2011年3月,当时还是滕东中学教师的周学文积极报名参加了枣庄市援疆支教队。他所支教的英吉沙县,是当时喀什最贫困的县,生活、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最让大家适应不了的是那里的气候,喀什地区异常干燥、昼夜温差大,扬沙天气频繁。一同来到这里的11人出现了嘴唇开裂、鼻子出血的情况,眼睛红胀、流泪不止现象是家常便饭,非常痛苦难忍。作为唯一的民革党员,以及支教队员里的老大哥,周学文积极配合领队做好安抚开导工作,还用一些“土”办法帮助大家克服水土不服的困境,迅速稳定了支教队的情绪。

当时,英吉沙县人均受教育年限6年,城内高中一所、初中两所,师资力量相当薄弱,教研水平非常落后。围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周学文所在的文综合组在县二中进行了先行探索,他注重因材施教、差异化施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他有时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同学学习;有时选出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为班级辅导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过理论辅导和课堂示范,文综合组的老师普遍认识到教研教改的重要性,也从一开始不愿意别人去听课,变为邀请别人去听课。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学文共专题讲授公开课16节,全校展示课3节,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除了在教学教研有“新招”“硬招”外,周学文还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的各项“补短板”活动。当时县二中的信息宣传工作十分薄弱,没人写、不会写,与其他学校相比落后不少,校领导也愁的“一头大疙瘩”。针对这一情况,周学文主动请缨。他利用三天的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先在支教队内部进行了试讲,之后在全校面向所有语文老师和信息宣传爱好者举办了培训会。他围绕着“为什么要写信息宣传、信息宣传写什么、如何写好信息宣传”这三个方面,通过生动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讲解了务实管用的好办法。为防止“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问题,周学文还协助学校德育处制定了《信息宣传管理办法》,确立了轮流值周的策略,这样,从开学到放假乃至假期都有人负责信息宣传。从那时起,县二中发表在《喀什日报》、喀什政府网、英吉沙政府网等处的信息每周不少于1篇,全面反映了县二中教育教学改革、师生风貌的可喜变化。

担任主委  争创一流工作成绩

2016年10月,沉甸甸的民革滕州总支主委接力棒传到了周学文手上,抱着“对组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党派工作当作事业干,展现新样子、作出新贡献”心态,刚一上任,他就先后召开领导班子成员、骨干党员、老主委、老党员等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厘清思路,筹划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一流团队、锤炼一流作风、争创一流成绩”的总支建设目标。

周学文深知,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为此,他带领总支成员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抓制度。总结历届班子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完善了学习、履职等12项工作制度机制,明确总支成员及骨干集中政治学习每年不少于10次,并探索实施了制度落实的积分制、榜示监督制。二是建阵地。针对办公、活动无固定场所的实际,周学文通过积极争取,特别是在统战部协调、龙泉街道办事处支持下,在滨江社区建立起了集培训学习、履行职能、展示形象、传统教育、联络交流、服务社区、宣传统战为一体的民革党员之家。总支每月在此开展各种活动3—4次,近四年累计接待全国各地10余次调研考察学习,为民主党派在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三是献良策。坚持将参政议政作为履职的主攻方向,积极组织党员向各级组织建真言、献良策,累计上报近200条社情民意信息,被山东省政协采用30余篇,被民革山东省委采用80余篇,被枣庄市政协采用50余篇。其中,《防止非政策兜底贫困群众因疫情返贫的建议》获省政协优秀信息,被民革中央采用。15篇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4篇调研报告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周学文先后荣获“山东省政协先进信息工作者”称号,连续2年荣获枣庄市参政议政“十大年度人物”称号,总支10人次荣获民革山东省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总支一支部于2019年获全国首批“示范支部”称号。四是创特色。建立了滕县保卫战及王铭章事迹研究宣传小组,相关研究成果已结集成册两期,“顾老师讲抗战故事”已成为总支读书会上的保留节目,很好的宏扬了爱国精神;协助老党员颜景刚在洪绪镇创办颜楼村革命历史展览馆,累计接待近千人次参观,“一位民革老党员,自觉自愿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树碑立传。”一时传为美谈;积极推动在民革党员较集中的山东真谛律师事务所成立民革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党员之家所在地滨江社区开展了“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和谐共创、文明共建、高度共识”五共活动。

再履新职  奋斗一线谱写新篇

2020年8月,根据组织安排,周学文上任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职责,新的任务,他不等不靠,深入师生一线调研,很快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统筹安排,协同推进,普通专升本、自考助学工作助力学生再上新台阶;成人高等教育稳步提升;开创性开展高职扩招BC类教学“枣科模式”;创新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模式。

学院普通“专升本”“自考本”工作上,2021年387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齐鲁医药学院等本科高校录取,录取人数屡创新高。43名同学提交自考本科毕业申请。

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上,2020级成人函授生录取40人,2021级录取成人函授生39人。积极引入成人教育合作机构,2022年学院成人教育在校生规模有望突破500人。高职扩招B、C类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上,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周学文,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一名党派基层负责人,满怀感恩和激情,用热爱、热情,在教育的天地里,持续书写着党外人士的韶华诗篇。

编辑:冀春鑫

审核:迟佳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