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偏远村小的“大爱故事”——五莲县石场乡山庄小学“爱”的教育工作写真
发布时间:2020-06-01 16: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何乃华 A+A-
-分享-

这是一所建在贫瘠土地上的“小学校”:位于五莲县最偏僻的西南部山区,辐射的13个村大都是“经济薄弱村”,共有12名教师、6个班、75名学生,而且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五莲县石场乡山庄小学,这所位于山区的充满爱的小学,每天都在诉说着动人的“大爱故事”……

爱向这里集聚

始建于2016年的山庄小学是石场乡中心小学下设的一所完全小学,距离石场乡政府驻地15公里。尽管这里多年前早已修建了“村村通”公路,交通条件大为改观,然而坡多路远、土地贫瘠等因素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这些年,石场乡党委、政府竭力为山庄小学建设和发展募集资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座总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的崭新而气派的教学楼,由爱心人士郭喜言捐资200万元建设而成。它成为整个山庄最高、最美的建筑物。在偏僻的山庄,一座新楼突然拔地而起,引得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看“新鲜”。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如此漂亮的高楼里上学。

随着新校舍的建成,来自社会各界的爱也纷纷向这里集聚。民进日照市委的领导来了,主动把山庄小学确定为定点帮扶对象,经常为学校解难题。在为学校捐赠微机等办公用品的基础上,他们连续多年利用暑假邀请市里的书法家免费培训学生,组织师生参加夏令营。五莲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来了,他们看到学生的午休条件简陋,便投资2.5万元购买了150张床送给了学校。

爱心人士、累计资助过100余名贫困学生的山东朝阳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富伟来了。他不仅每年出资2万多元资助2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还主动联系“同道国际”组织,从2019年6月开始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每学期发放捐助资金10800元……

爱在这里生发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一所希望小学的负责人,我理应教育我们的学生要懂得、学会感恩,而不要在得到捐助时心安理得,只求索取而不知奉献。”日照市最美教师、山庄小学校长马帅德说。

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认识,马帅德认为,学校必须强化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以便让爱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不辜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期望。

为此,学校确定了“让爱点亮生命”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培植爱、欣赏爱、传承爱”的校训、“同心、同向、同行”的校风、“尊个性而张精神”的教风和“会学习、勤思考、善锻炼”的学风,用课堂、班会、环境、活动,潜移默化地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将爱的基因注入学生的血脉。

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开发的《爱的故事》校本教材,经常对学生强化教育、引导;班会上,班主任经常开展以爱与感恩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校园里,爱与感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少先队经常利用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老师,您辛苦了”演讲比赛和“我与祖国共成长,争当小小追梦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等等。 “祖国养育了我们,老师培育了我们,社会关爱了我们,我们应该打心底里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和感恩社会。”该校六年级(1)班班长王国龙说。

爱从这里传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爱的教育的熏陶,这里的教师和学生都自觉地加入奉献爱和传承爱的队伍。如今,校园里爱意丛生。

二年级(1)班一名学生的父母做生意,经常不到校参加家长会,该班班主任、学校教导主任葛均营就利用放学后时间为学生家长“补会”;在学校开展的一次夏令营活动中,五年级语文教师刘汉生突然遇到一名女生大喊“肚子疼”,便自费雇摩托车到镇上的药店给她买药。

有一名学生,其父亲患脑血栓多年,母亲是彝族人,家庭十分贫困,而他又突患急性肺炎无钱医治,全校师生自愿捐款1万余元对其进行救助。

学生中自觉做好事的更是层出不穷:一年级的全体学生热心帮助一名身有残疾的女同学。课间,女生们带她去厕所,牵着她的手与她一起玩耍;男生们也没有因为她身有残疾而疏远她。

以爱育爱,校园花开。也正是在“爱”的教育滋润下,山庄小学爱意融融、生机勃发。该校先后获得“五莲县精致管理示范学校”“日照市花园式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社团被评为“日照市首届百佳学生社团”。

作者:何乃华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