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南海新区实验中学:海的那边 渔乡学子在浩渺丰蕴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0-12-15 13:5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孙连福 A+A-
-分享-

近年来学校以“海洋教育”为主题,构建了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基础、拓展、研究多维融合的序列化海洋课程体系,积极培养具有广博胸怀、前瞻视野、坚定信念的南海学子。

课程体系解构海洋文化底蕴

学校海洋课程的内容包括海洋知识类课程、海洋体验类课程、海洋探究类课程、海洋创客类课程四大门类。知识类课程是将海洋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国家课程当中,主要目的是普及海洋知识,使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体验类课程是使学生通过参观、参与体验等活动,亲身感受与海洋有关的行业、职业,使学生直接、深入地感知南海新区的自然环境、产业特点和人文风情;探究类课程是专题式探究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类课程基于学生个人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创作活动,将丰富的海洋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课程序列从横向上,按照能力要求层次及学生的参与程度,分为知识性、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四个维度,让学生了解海洋、感知海洋、探究海洋、创造海洋。纵向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不同,按年级不同进行分层,如:海洋创客类课程中,初一以沙画、贝雕等海洋手工类创作为主;初二以海洋诗词、海洋书画等文学类创作为主;初三、初四则以机器人、3D等科技类为主。

根据课程体系,学校开发出知识类课程“海洋物象”“海战风云”“海洋探秘”“海洋寻宝”“海洋生命”等9本教材;海洋体验类课程“美丽南海新区”“魅力南海新区”“美利南海新区”三个年级的教材;海洋探究类课程“小观蛤的探究”“南海新区养殖探究”“生态水族馆”等课程实施纲要和课程方案;海洋创客类课程“金丝彩沙画”“贝雕”“鱼骨画”“沙盘画”“海洋3D”“海洋机器人”等课程实施纲要和课程方案。

实施过程中,学校“以两类课程作为两条主线”,即在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落实。

国家课程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整合海洋知识类课程。如在“历史”中整合“海战风云”“生物”中整合“海洋生命”“地理”中整合“海洋探秘”“物理”中整合“海洋物象”“思想品德”中整合“海洋环境”“体育与健康”中整合“我爱帆船”。同时开展与海洋教育相关的活动,如在体育课中开设帆船课,进行帆船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将沙画、贝雕列入美术课教学内容等,进行学科拓展教学。

校本课程是单独实施的课程,以项目式活动为主要载体形式,包括海洋体验类课程、海洋探究类课程、海洋创客类课程三个系列的大部分课程。

学校把海洋知识类课程、海洋探究类课程列为必修,海洋体验类课程和海洋创客课程列为选修。采用学生选课和教师选课相结合的“双向选课”方式,每位教师可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一门指导课程;每个学生在海洋知识类、海洋探究类两门必修课程基础上,自主选择海洋体验类课程或海洋创客类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实到课堂,校本课程南海化特色鲜明。全面立体的课程体系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培养能力、积累自信,拥抱生活的五彩斑斓,创造更为辽远的未来。

环境氛围营造海洋精神气魄

学校主体雕塑“梦想起航”设计成海中冲浪的健儿形象;宿舍楼前有《晨曲》《书》等小型雕塑;操场边有雕塑小品“舞动时刻”,显示力量之美、青春风采。教学楼前的生物园,以海洋生物模型为主体;实验楼前的海韵园以“立足特色海文化,践行蓝色中国梦”为主题,以《舟行》为主体雕塑,《鱼翔浅底》《生生不息》两个小型雕塑为辅助,寓意创新不止,扬帆远航;教学楼前设计雕塑《日新月异》,代表学校在“海洋教育”引领下,创新超越,和谐发展。

办公楼和教学楼的墙面上有校训、校风、海洋主题诗词,启迪学生在大海的滋养中走向成功。文化长廊包括文化励志廊、手工创意廊、师生书画廊、帆船知识廊,展现精神面貌、创新创意、个人风采。另外,班级文化廊以海洋蓝为主色调,分别展示班级特色活动、星级学生、特色成果,营造动态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在2019山东省中小学海洋教育观摩大会、2019海洋教育国际研讨会暨亚洲海洋教育者学会学术会议上,学校进行专题交流,海洋教育教学成果先后十多次在国家级别报刊上报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创新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山东省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重点基地、“威海市特色学校”、“威海市帆船特色学校”等多个称号。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与大海和谐共处、相融共生成就了南海师生的自信气魄。学校多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新南海新区人”意识,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海洋教育特色初显。(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孙连福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