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宣传听民意 入户走访暖民” 潍坊市坊城街道前宁小学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发布时间:2021-09-29 14:36 来源: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 A+A-
-分享-

  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同时更好的促进“双减”工作的落实,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实现“减负、提质、増效”的教育教学目标。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以坊子区教体局下发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教育,为人民群众教育诉求大征集活动》通知要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家庭教育总协调员为副组长,党支部和校级中层领导班子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我为群众办实事 教育诉求大征集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好。

  校干牵头 调度进程

  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适时召开调度会议,宣传学习市、坊子区级下发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通知文件精神,辛冰校长结合学校实际对入户走访工作进行部署。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研究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教育,为人民群众教育诉求大征集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各级部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各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每个级部必须有一名校干参与,各个层级人员的分工及职责。为了更好,更快得解决家长的问题和诉求,通过下发《前宁小学为群众办实事 教育诉求大征集》致家长一封信和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全面摸排家长诉求,随后教师带着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入户开展大走访工作。

图片

  网格包靠 全员参与

  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将招生片区内的村居、社区进行网格划分。校干任网格长,所有任课教师担任网格员,由网格长包靠负责全面走访本网格内居民,及时采集网格内人口信息时时更新,确保各种信息全面、准确、真实。网格长和网格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 ,教育诉求大征集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家访工作,不遗漏任何死角。家校齐心协力实现学校教师全员参与,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校内学生全面覆盖,辖区居民全面了解的工作局面。

  家访后网格员对家长提出的问题需求、好的建议、创新思维,认真梳理尽最大努力帮学生及家长解决问题和困难。对征集的群众诉求分类整理,制定四种清单整改台帐,实施问题销号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

图片

  多样走访 真诚沟通

  近日,学校召开了“教育宣传听民意 入户走访暖民心”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全体教师走访培训会议。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清楚知道走访形式及注意事项,规范了谈话内容,掌握了谈话技巧。

  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根据家长意愿,自主选择家访活动形式,可以是家庭、校内、工作地、社区等。因工作不便的也可与老师商定好时间,网格员进行电话家访。

  家访活动让大家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沟通,一下子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关系,家校心连心,换位思考互理解,消除了隔阂。

  活动中教师针对孩子作业、手机、家庭教育等问题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孩子作业要求:家长督促做没做?教师批阅对不对?针对错误问题,教师讲解辅导,无需家长来批阅辅导。孩子手机管理:手机要使用,必须给孩子设前提、立规矩、定时间,谨慎处理,科学引导。

  网格员还为家长宣传解读当下“双减”、“课后服务”等热点问题,消除部分家长对热点问题的错误理解;让家长们认识到“成绩”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指标,“成才”的标准也是多种多样,“成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孩子的成长、成才和成人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唯有双方携手一起,才能更好的助推孩子找到人生方向和目标,迈向幸福人生!

  走访活动中,对于特殊学生家庭网格员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同孩子和家长一起话家常、谈心、聊天。走访中征集到的关于学校门前道路交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网格员们都认真记录,并填写学校印制的《家访记录表》,报级部汇总反馈到学校。潍坊市坊子区前宁小学限期内积极整改问题,给予家长满意的答复。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