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以实践基地为抓手,创新渠道和载体,开辟科创教育新赛道。
高点定位,高质运行
邹城市中小学科创实践教育基地依托邹城二中教育集团的区位及场馆资源优势,确立了“科、教、研、训、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实施,使之成为师生学习的基地、研发的基地、探究的乐园,提升科学素养的载体。
为了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立足区位优势,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科学规划了“13344”的发展总思路。“1”是以构建高水平的“教具研发中心”为核心;“3”“3”是以建设“三个展览体验馆”(教具展览馆、学生创客作品展览馆、科普类器材展览体验馆)与“三大活动中心”(教师实训活动中心、研课推广活动中心、创客社团类活动中心)为依托;“4”“4”是组建“四个研究工作团队”(教学资源开发团队、数字化推广团队、论文课题理论研究团队、装备应用实训团队)和“四个网格化管理片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同步推进,滚动式发展,螺旋式提升,为基地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沉浸式体验,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普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因为枯燥、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邹城市小学科创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了互动式探究乐园,给学生带来多种体验。
劳动实践区,创新作品琳琅满目。这里有中心店镇老营小学学生用竹子编制的竹马,造型威武,马鬃飘扬,马尾翻卷,栩栩如生;有后南宫小学的手工剪纸,各种各样的艺术字龙飞凤舞,一个个小动物活灵活现,各种农具形神毕肖;有大大元小学的手工编制,十二生肖各具情态;有郭里镇独山小学的泥塑陶艺,造型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教育展览馆陈列着教师们精心制作的各种教具,别具一格,匠心独具。有职业学校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汽车玻璃升降原理演示模型,有直流电实验演示区,有小学语文课本上《记金华的双龙洞》、《桃花源记》的创意流程图,每一条路线都曲径通幽,每一个人物都形神毕肖,每一条河流都灿烂流淌,打开开关,还能听到那汩汩的流水声。至于其它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意,更是随处可见。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课件、教具上都贴有二维码,通过扫描不但能了解制作过程、制作原理,而且还有相关的课程,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视频。在这里,学生想玩能玩,想看能看,想学能学,既是探究地,又是学习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确保全覆盖,让公平惠及每个孩子
邹城市科创实践基地是所有学校的后勤供给地,是所有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蓄水池”。教师们可以在这里借用备课资源,录制课件,制作手工教具,所有学生也都可以来这里体验。每年节假日,基地都免费对所有中小学生开放,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免费预约参观。为了提高基地的含金量,给学生提供更温馨的服务。基地组建了志愿者,人员有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有科技工作者,有工人师傅等等,可以解答学生体验时提出的各种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基地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师生前来参观学习,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发展方向,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逐步培育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驱动,引领科创教育新潮流
邹城市中小学科创实践教育基地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基地不仅注重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还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推动科创教育的创新发展。例如,基地的数字化推广团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抖音平台发布了一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具展示、实验视频、科技制作、优课空间、科普视窗、特色教育等六大模块近600条视频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
同时,基地还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培养出具备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例如在教具展馆中有一套把智能技术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具——《语音激励趣味跳远仪》,它利用激光漫反射探头触发不同的语音提示,激发学生对跳远的兴趣;超声波测距仪时时显示学生的跳远成绩;摄像头可以捕捉学生跳远动作,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定量分析,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改进跳远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远水平。
持续推进,追求卓越
邹城市中小学科创实践教育基地始终将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目标。基地不断完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形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同时,基地还注重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基地的教师实训团队会利用节假日对全市的小学科学和初高中数理化教师实验操作实训,并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今年6月18日,基地举行了2024年教师实验操作能力大赛,有多名教师脱颖而出,展现了强大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通过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发展,基地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展望未来,构建科学教育生态圈
展望未来,邹城市中小学科创实践教育基地将继续秉承“科技引领未来、教育成就梦想”的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科学教育生态圈。基地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科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同时,基地还将不断拓展教育资源和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科创教育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基地将继续发挥其在科创教育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张学炬 王浩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在第 62 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六年级(16)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开展以“学习雷锋树新风” 主 ...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济南罗而教育集团于3月4日举办以“科学点亮校园,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少年科学院成立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