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19日,来自山东博兴县第一小学的陈佳凝、张文硕、刘易阳、魏梦瑶四位平均年龄仅11岁的小学生,携创新作品《针对老弱病残群体的智能化家居设计与实施》亮相CAFEA(儿童与未来教育联盟)国际青少年创新论坛,以科技之名向世界传递温暖,展现了中国少年“科创向善”的担当与智慧。
论坛现场,四位少年熟练调试设备,以清晰的逻辑与生动的案例向评委阐述设计理念。“我们调研了37户家庭,发现90%的跌倒事故发生在夜间离床时。”队长陈佳凝指着智能床垫的数据模型说,“科技不应是冰冷的代码,而应成为温暖人心的桥梁。”
指导老师曹厚润透露,作品从萌芽到落地历时8个月,历经23次方案迭代与17轮实地测试。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编程、电路设计等硬技能,更要深入社区访谈、分析用户需求,在工程思维与人文关怀的碰撞中寻找平衡点。“有次测试中,智能药盒因方言识别错误闹了乌龙,孩子们连夜优化算法,最终支持5种方言指令。”曹厚润感慨,“这种‘解决问题’的驱动力,远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学校党总支书记初学良则将此次突破视为“科创融合、责任育人”理念的阶段性成果。他表示:“当孩子们学会用科技回应社会关切,教育便真正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塑造’的跃迁。”据悉,博兴县第一小学近年来构建了“基础课程+项目制学习+社会服务”三级科创体系,累计孵化学生创新项目127个,其中23项获国家级奖项。
此次论坛上,四位少年的作品从全球20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最具社会价值创新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贾尼尼评价道:“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少年不仅是未来的创造者,更是当下问题的解决者。”
对于陈佳凝团队而言,香港之行并非终点。他们已与当地社区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将系统升级为“适老化+适残化”双模式,并开源部分代码供全球开发者共研。“科技的温度,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拥抱未来。”
作者:曹厚润 赵辉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近年来,临沂罗西小学紧紧围绕“以和育德、以雅养正”办学理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全学科阅读为突破口,全力唱响“ ...
近日,泗水县实验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与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赴泗水县柘沟党史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