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滕州市荆河街道滕南中学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探索评价机制创新,构建“一核二基四翼”教师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该评价体系以“全面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师德师风评价与全员育人评价为两大基石,通过更新教学教研观念、升级教学基本功评价、丰富教学特色评价、创新教学科研体系评价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形成了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覆盖全面的教师发展支持与激励闭环。
创新建立“三评三促”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通过制度刚性约束、过程动态追踪、成果正向激励,强化教师职业伦理与教育使命感。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前置条件。常态化开展“师德故事分享会”“榜样教师评选”活动,建立学生、家长、同事三方参与的匿名评议机制,健全师德档案,切实筑牢师德底线。
构建“五育融合”导向的全员育人评价体系,织密多主体协同、多场景联动的育人责任网络。建立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同育人档案,将活动参与度、学生发展性反馈、育人实效成果纳入评价体系,凝聚跨学科育人合力。创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评价网络,推动育人责任从校内有效延伸至家庭与社区,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更新教研理念,创新优化校本教研模式。强化“理论—政策—实践”的“三位一体”学习框架,实施“双本双评”学习评价制度(精读两本专业著作+结构化笔记+理论知识图谱测试)。课堂实践评价推行“推门听课+主题研讨”双轨并行机制,配套建立“即时口头反馈+48小时书面诊断+月度教学案例深度研讨”的“三反馈”闭环及“周反思—月分享—季评比”递进式教学反思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经验共享。
升级教学技能,着力推进教学基本功迭代升级。构建“赛训评”一体化教师发展体系。定期举办教学设计评比大赛,汇编优秀教案专集,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和职称评聘核心指标体系。开展专项课堂教学技能考核,运用涵盖语言表达、板书设计、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课堂管理四大维度的“四维十二项”评估模型,采用“专家+同行+学生”多元评价模式,对未达标教师实施“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
丰富教学特色,构建“双轮驱动”教学特色评价体系。在特色课程开发方面,以“361”校本课程体系为基础,建立“三维”(地域文化传承、学科融合创新、核心素养培育)“三阶”(课程开发论证、实施过程指导、成果综合评价)评估模型。组建由高校教授、非遗传承人、教研员构成的专业导师团队进行过程指导,成果评价综合考量学生满意度、同行认可度、专家专业度及社会效益。在个性化教学风格方面,实施“三航计划”(启航、领航、远航),建立发展梯队,通过“新课堂达标”活动(诊断课、示范课、创新课)及课堂观察量表、教学叙事分析、学生成长追踪等多元方式系统诊断,并搭建微课资源库、微信公众号专栏、教学直播平台等展示舞台,将优秀案例转化为校本研修资源。
创新科研评价,打造“四级四维”教学科研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覆盖省级、市级、区县级、校级四个层级,包含教学研究课题、教育管理课题、社科联课题、教育学会课题四个维度。坚持“科研引领教研、项目培育特色、课题产出成果”的思路,要求各学科组至少承担一项校级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讨与实践,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一核二基四翼”评价体系的深入实践,显著提升了滕南中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赛区金牌学校”“山东省中小学体育联赛突出贡献集体”“枣庄市教育系统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山东省课程改革成果二等奖、枣庄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26名教师获评滕州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6名教师获评枣庄市新时代骨干教师;8个创客团队的课例获评“省级优课”。
作者:□ 刘磊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