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变身记
发布时间:2019-09-03 09:46 来源:《山东教育报》(小学)作者:潍坊市寒亭区教育局 于国进 A+A-
-分享-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习近平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充分体现了他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作为一名年近50岁的教师,我耳闻目睹了我们伟大祖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变化。

方寸黑板写巨变,三尺讲台看发展。

小小的黑板,从木制板到水泥板再到电子白板,从幻灯片到多媒体投影仪再到液晶触摸式一体机,它的每一次变迁,我都历历在目;它的每一次变迁,都在向着实现中国梦前进!

1976年8月1日是我读书生涯开始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上“育红班”(也就是现在的幼儿园)的第一天,清晰记得当时的教室是用村里的一个祠堂改造的,三间房屋,所谓的课桌凳都是孩子从自己家里带的,高低不一、材质不一。记忆最深的就是那块黑板:一块木板(中间还裂了一道缝)刷了一层墨汁,挂在墙上,就是老师授课的黑板了。记得当时老师在上面写字时,因为木板粗糙,粉笔吱吱作响,粉尘飞扬,中间那道裂缝把字也分成了两部分,很难辨认。一节课下来,老师的头上、手上和衣服上,都会落上一层白白的粉笔灰。

伴随着每天木质黑板上落下的粉笔灰,时光的车轮转到了1981年,不知不觉的我读3年级了,这时教室里的黑板也换成了水泥黑板。就是在教室前面墙上刷上一层长4米、高1.2米左右的水泥面,再涂上黑漆而成。这种黑板相对木质黑板来说不容易损坏,平面抹得也光滑了,老师写字的时候不再吱吱作响。但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黑板两头出现反光现象,坐在教室两侧的学生,特别是前两排的同学,根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特别是等到黑板表面的黑漆掉光,显出了水泥本来的灰白色,写上字以后坐在后排的学生更看不清楚了,很多学生为了看清楚老师的板书,只好下座位看了再回到自己的座位。

又过了几年,到了90年左右,我们上课的水泥黑板换成了毛玻璃黑板,这种黑板反光现象有所改善,写字比较轻松,擦拭的时候也比较好擦。但是擦黑板的时候,粉笔灰尘仍会弥漫,直往人鼻孔里钻,让人喘不过气来,不光教师深受粉笔灰之苦,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受到困扰,书上常常落下一层厚厚的粉笔灰。这时我就想,要是有一天在黑板上写字再也不落粉笔灰该多好!

到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也就是1992年,我们学校开始有了幻灯教学设备,“黑板”换成了银幕,板书可以用笔写在幻灯片上投放到银幕上,既省事又干净,老师和学生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终于实现了写字不用落粉笔灰的美好愿望。2000年以后,黑板的变化更是突飞猛进,先是幻灯机换成了多媒体投影仪,书写幻灯片换成了电脑操作,鼠标一点什么内容都有,再后来投影仪换成了清晰度更高的触摸式电子白板。老师拿着电子感应笔轻轻一点,课件、视频就出现在电子白板上。

近几年,乘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一大批农村学校都大力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走进校园,犹如走进了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茵茵的草坪,整个校园别致秀气,活力迸发,一草一木都显现出育人功能。好多学校的电子白板换成了液晶触摸式一体机,老师可以用手指直接在液晶屏上写板书,而且每一页板书都能保存下来,复习时可以往前翻页,找之前写下的板书。学生课上没来得及记录的解题步骤等板书内容,课下还可以翻看记录再进行抄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不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力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黑板,这个最原始的教学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几代变身,如今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功能越来越多,甚至能穿越时空。黑板之所以会不断变身,不正是祖国建国70年来对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实施科技强国的结果吗!

愿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作者:潍坊市寒亭区教育局 于国进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