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这大概就是我,一名乡村教师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我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悟。
转眼步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紧紧地联系一起。告别过往的惆怅,亦是未来的启程。讲台三尺,陋室一间,桃李万千,这是我身处的环境,却也是我最深的愿景,在这里学生们那朗朗的读书声,还有夜里的点点繁星,是春风润物的见证,是我们共同迈向未来的约定。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读书郎,也变成一名教书育人的乡村教师。也许是儿时,我背着自己缝制的布包,踏入那个只有几堵泥土墙,用坟砖砌的简陋教室开始,我当老师的梦想开始萌芽。我的启蒙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坚定了我的志向。即使条件再艰难,我的老师也未曾离去,没有“下海”,陪伴了我的小学生涯。一直到终于有了砖瓦房,也有了水泥操场,他始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上,他就是默默坚守的老民办教师,在那个商机遍地的年代应该会有很好的选择,但他却俯身于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
他教会我们描绘人生的第一笔蓝图,让我们心灵的花朵盛开,他讲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这让我第一次想跟随老师的脚步,在教育事业上,从容前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个看似远大而又难以到达的目标,却让我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一个追梦人,在属于自己的方向砥砺前行。
在那个年代,要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青春就应该像初春般朝气蓬勃,又应该像初升的太阳活力四谢充满希望,时光匆匆,唯有珍惜当下,把握好每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才能在岁月里流光溢彩,年华不悔。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我利用一切时间,在田间、在炕头,手捧一卷书,满身都是月。
高中毕业之后,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去,自己心里必定要有阳光。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有个代课老师嫁人离开了家乡,学校的老校长找到我,问我愿意不愿意到学校来教这些孩子们。家乡的小学和我上学时别无二样,仍是那几间泥土教室,泥土操场,还有满身是泥的孩子们,但是,最让人感动的是,学校高高耸立的竹竿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给人心中带来希望。看着眼前这幅场景我没有片刻犹豫,选择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其实,在我们家乡,代课老师和民办老师的没有什么区别,也不过是多增加一些微不足道的安慰。当然,我从不去考虑这些,我相信,培养一朵花,并不需要在意是在悬崖还是温室,教会他们做人做事,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对祖国的最深沉的、刻在骨血里的热爱,让他们建立起报国的情怀,让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我们老师,就是要在教书育人之余,言传身教,在一言一行中,将自己的学识素养、崇高的精神追求、丰富而有魅力的灵魂展示出来,潜移默化地感染我们的学生。我们不能说教,我们应该尽情地让学生实践。在建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之后,加以实践,这才能达到改变一个人认识行为的目的。这是我教学的格言,也是我一直坚持履行的方向。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无限的潜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是时代的实际创造者。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慢慢长大,慢慢变高,在青春的岁月里他们身上散发出光芒。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在我们教师的带领下,他们学会了努力奋斗、永不言弃。我的教学生涯,也是一样,在奋勇拼搏的精神鼓励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精进。
就这样,他们奔跑在属于自己的梅洛斯之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当然,学生们的成长,也和祖国的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欣喜地看到,我工作的地方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到乡村教育,也开始了改薄改建工程,我们学校建起了新的四层楼房,有了微机室、实验室、综合实践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室,教学设施和设备齐全,还有了中央空调,终于告别了泥房子、泥台子、土炉子,塑胶操场也有了绿茵草地、足球场、篮球场,孩子们在此尽情的飞奔和玩耍。
对知识十分渴望的孩子们,十分感谢生活在这个新时代,每天都珍惜时光,在图书馆里看书。我告诉他们,国家对我们一直很关注,我们更要努力读书,将来为祖国的未来做贡献。是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们一定要有家国情怀,把自己的青春梦想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立志拼搏,这才是新时代新青年的要求和标准。我正是因为这腔心头萦绕的爱国热情,才选择留在乡村,做教育事业的探路者,想起我的老师那些些对于我和祖国命运紧相连的谆谆教诲,我也成了他的追随者,我希望这种精神能一直延续下去,扎根在每个少年的心里。
为了学生们的进步奋笔疾书,准备来年给学生们上课的素材,应付接下来的各种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我看到那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语句,也没有动摇我为孩子们未来燃点烛光的理想,我二十年来最熟悉的就是课堂和学校操场上那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回首昨天,我看着那些光辉岁月,和祖国的山海河川一样经历着成长和发展,每个人和祖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寻找我和祖国更深的联系,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新时代祖国发展铸就辉煌的时候,我更应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桃李春风,山村夜雨,怡然自得。为了学生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书写属于自己的春秋。
作者: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小学 郭德宏
编辑: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