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发布时间:2019-11-19 16:20 来源:《山东教育》(小学)作者:桓台县索镇实验学校 博华 A+A-
-分享-

每当学校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那一刻,心中油然升腾起一股庄严而又自豪的心情。肃立国旗下,仰望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蔚蓝的晴空,作为一名华夏儿女,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宁祥和的国度,又恰逢中国日新月异盛世再现的一个关键时刻和历史节点,为祖国自豪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幸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多少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慷慨悲歌谱写了一部中华崛起的壮丽奋斗史诗。

近代百年,风云际会。中华民族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虽然历尽苦难和屈辱,但凭借华夏文明一脉相传的厚重文化积淀所带来的民族智慧,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通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使多灾多难的中国在苦难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并以昂扬的姿态将一个富饶美丽的崭新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人过上了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一个自信、和平、强大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成了引领时代进步的风向标。和平崛起的中国,成了世界安宁和稳定的压仓石。

身为一个中国人,焉能不为自己祖国的进步而自豪?我是一个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走向繁荣的光辉发展历程。刚出生那会儿,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国人依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们这些生活在农村的人基本上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即使在那样的年代,中国依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两弹爆炸,卫星上天,核潜艇入列,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试验成功,一个个奇迹,不断提振着国人的精神。无论困难多大,中国人都以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自己的祖国母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这代人正好赶上恢复高考,有幸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国家底子薄,对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记得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基层学校,虽然美其名曰国办学校,但办学的基本设施还是黑屋子,土台子和一群泥孩子。更为可怜的是当时电力严重短缺,晚上孩子们还要自备蜡烛和小煤油灯上晚自习课。昏黄的灯光下,孩子们被油烟熏得脸上一片漆黑。虽然当时条件艰苦,可是师生们一心向学的热情却是无比高涨。为了让农村孩子有出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那时加班加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人向学校要加班费和补助。唯一的信念和动力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知识、有出息的人,改变他们落后的小农意识。

1985年国家设立了教师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对教师地位的尊重。从此教师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经济收入也得到了逐步增加。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学校的办学设施有了根本改善。高大气派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中国的教育一下子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为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提供了大批优质的高素质人才。正是这批高素质的人才让中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这批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他们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着可爱的祖国。

置身祖国的怀抱,与祖国一道历经风霜雨雪的考验,与祖国一道从贫穷走向富裕。面对今日美丽的祖国,我耳边经常回响着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那痛彻心扉的呼喊:“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已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你自己装饰起来;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全身洗擦洗擦,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褴褛和污秽不洁的形容来!啊!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那时我们的祖国母亲正经历着空前的痛苦和磨难,我们的先辈带着悲伤的心情用滴血的文字同胞们发出强烈的呼喊:再也不能让我们的母亲以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了。八十多年过去了,烈士的心愿实现了。祖国母亲重新绽放她那美丽的容颜,并以无比健康的状态,无限博大的胸襟和气度,博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儿女。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我们快乐,我们幸福。在这片鸟语花香的土地上,我们的梦想像花儿一样绽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心情相和谐的春风一样自由。自豪吧,作为一名中华儿女!

作者:桓台县索镇实验学校 博华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