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淄博 > 正文
淄川区四种形式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24 11:29 来源:淄川区教体局 A+A-
-分享-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淄川区着力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咨询辅导等四种形式,教授心理健康知识,疏导学生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规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每班每两周1课时。分年级制定教学计划,加强教案与课件设计,强化教学效果。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征,以活动为主,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遵循自由选择、人人参与原则,建立包括社会实践、主题体验、情景模拟等为渠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体系,丰富主题活动项目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选择参与2次以上符合自身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并将学生参与情况计入个人心理健康档案。组织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节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支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

三是加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履行学科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心育水平。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课堂教学氛围。各科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深入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心理品质。

四是加强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充分用好心理辅导室、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和网络咨询等途径,积极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辅导。通过多种渠道公布学校心理教师名单、咨询专长和咨询时间安排,供学生选择咨询,及时做好心理辅导记录。准确应用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严格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避免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定期召开心理辅导工作人员会议,评价咨询效果,交流咨询心得。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变化,特别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心理感受,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与学生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健康成长。(申戈)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淄博市暑期校外培训监督举报渠道

淄博市暑期校外培训监督举报渠道

07-08 09:37淄博市教育局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