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淄博 > 正文
淄博临淄区:破解教师发展瓶颈 激活教师队伍活力
发布时间:2020-12-12 18:11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近年来,临淄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牛鼻子工程”,聚力破解突出瓶颈问题,出实招、定实策,激活了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一、聚力破解教师职称评聘瓶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职称评聘难,是教师十分关切的问题,也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临淄区创新实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让教师在职称评聘上有想头、有盼头,激活了教师队伍活力。一是实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改变过去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统一聘在最低等级的做法,实现岗位等级的逐级竞聘甚至越级竞聘,提升了教师职级待遇。自2016年政策实施以来,临淄区每年增加投入近1400万元,近万名教师受益。二是高级和中级分别设置教师专业技术弹性岗位,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的2%设置,全区每年设置中高级弹性岗位各110个,让达到晋升职称条件、但暂时因岗位数量限制得不到晋升机会的教师,提前享受相关待遇。今年开始,根据城乡教师职称政策的变化,弹性岗位将向城区学校倾斜。三是上述两项政策都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一线、年度考核成绩优异,且实行岗位动态管理、一年一聘,建立了“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职称激励机制,吸引教师扎根一线、主动发展。特别是在破解大班额过程中,随着两项政策实施,教师资源得到极大释放,在未大规模招聘教师的情况下,基本满足了班级扩增的需求,有力助推了大班额化解工作。

二、聚力破解教师待遇激励瓶颈,激发教师队伍动力。随着课后服务等工作开展,教师承担了大量工作,但受政策影响,教师工作付出与实际待遇并不对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创造条件落实省市关于建立绩效工资增量机制的要求,在去年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今年又专门出台《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改革举措。一是完善班级管理激励机制。自2015年起,全区建立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班主任补贴月均提高500元。实施增量机制后,将小学、初中、高中班级管理激励标准分别提高到每班每月515元、615元、715元,进一步提高待遇、激发动力。二是完善课后服务激励机制。自2017年实施小学生课后服务,要求学校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财政按每生每年80元的标准安排经费,全部用于教师激励。三是建立寄宿制学校绩效工资增量机制。针对寄宿制学校教师加班多、值班多的问题,确定寄宿制学校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增加绩效工资,面向管理、服务学生寄宿工作的教职工发放。同时,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调整为每生每年1200元。以上激励政策,区政府每年增加投入近900万元,真正让老师们“干起活来有待遇”“奉献教育有回报”。

三、聚力破解教师发展瓶颈,激发教师成长的内生力。名师是学生的优秀陪伴者,是名校的代名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启动实施名师名校长启航、引航、远航“三航工程”,投入100万元建立2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并实施“一室一案”,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通过扎实的学科教研、教学论坛、理论学习等,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成长为区域名师、名师成长为教育专家,构建起了定位准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名优教师培养体系。同时,还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研究院合作,依托叶澜教授教育专家团队,扎实开展“新基础教育”试验,引领校长、学科教师、班主任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成人成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全区共培养了2名教育部名校长领航班成员,16名齐鲁名师名校长及工程人选,9名省特级教师,12名正高级教。

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淄博市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最大限度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最大限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让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让优秀的教师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为课堂注入“山河之魂”——淄博市积极构筑初中地理实践“育人引擎”纪略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在淄博柳泉中学,“行走的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黄河岸边,他 ...

08-11 09: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