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
《计划》由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总体要求。聚焦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把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教师企业实践等作为重点内容。二是重点任务。在培训内容方面,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聚焦“1+X”证书制度和企业实践,同时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培训体系方面,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方面,打造高水平教师培训机构,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推进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在监督考核评价方面,定期组织开展质量监测、视导调研和跟踪问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实施过程及成效的绩效考核。三是保障措施。明确国家、省、市、县、校级培训重点,完善培训体系,落实地方责任。明确经费使用要求,强化地方支出,加强经费保障。要求地方制定“十四五”时期实施规划,每年按要求报送年度实施方案。
据悉,《计划》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出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X”证书制度种子教师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访学研修等五大举措,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二是校企双向交流,深化产教融合。一方面选派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到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采用教师到企业实践流动站顶岗、参与研发项目、兼职任职等方式,开展产学研训一体化岗位实践;一方面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学校工作。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工作的常态化机制。三是启动“双名”工程,发挥示范作用。开展名师、名匠团队培育,名校长、书记培育、培训者团队建设,通过示范引领、重点推进、以点带面,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源:《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专版 作者:廉德忠)
作者:廉德忠
编辑:白天
“百年大党启新程,亿万先锋砥砺行。党性教育拓载体,永葆组织先进性。艺术赋能强信念,勇于实践担使命。于无声处传薪火,复兴伟 ...
威海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王淑英说,学校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企业实践。进入暑假以来,她先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为期5 ...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