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两架小型无人机在日照市巨峰河上空来回盘旋,引来不少路人围观。巨峰河两侧植被、河道水体、鸟类嬉戏等画面很快呈现在山水公益服务队巡河队员手中的监控仪屏幕上。巡河队员们通过观看无人机实时传输到地面操控仪屏幕中的画面,对巨峰河流域整体情况进行巡查。三年来,这已成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水无人机公益服务队致力于巡河事业的常态工作。
为了弥补河长巡河过程中因环境、时间限制而产生的巡河效率低下、问题发现不全、溯源能力较弱等问题,服务队将无人机 " 天眼 " 作为河长巡河的有益补充,以高科技手段向涉河问题宣战,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向 " 智慧治河、智慧管河 " 转变。
山水无人机公益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4月,由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水利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青年志愿者组成,他们积极开展公众护水活动,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河公益服务,以更广阔的视野全方位、无死角巡查河流情况,更好地保护水环境。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水无人机公益服务队依托学校无人机专业优势和水利行业背景优势,开展河道巡查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后续又拓展出农林植保、航拍记录、应急救援等辅助公益服务项目,同时设立无人机飞行学院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飞手,逐渐形成了“1+2+N”的公益服务模式。
一个无人机飞行学院。以培养精通无人机飞行技术,熟悉水利行业、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高的飞手为目标,学院构建了“一堂五区”学习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之间的融合、专业与创新的融合、专业与行业的融合。
“一堂”即双师讲堂。校内老师+企业老师共同授课,师资力量雄厚,开设了水利工程、无人机操控及应用、水生态修复技术等九门课程,教授水利工程、无人机应用技术、环境保护三大专业课程内容,提高队员们的综合理论知识水平。“五区”为无人机组装区、模拟飞行区、展览区、室外实操区、室内实操区。“五区”提高了学生对无人机操控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无人机巡河公益服务提供了实践基础。
两个巡河主体公益服务。服务队以实现河长制的乡镇级以上河道和未实现河长制的村级河道为两大主体公益服务。
主体一:以实行河长制的乡镇级以上河道为主体,开展无人机辅助巡河公益服务,无人机携带的高清远红外相机自动开启巡河,当发现问题点时巡检图像和视频将自动上传云端,并由团队成员开展信息分析,确定和标定河道问题。
主体二:以未实行河长制的村级河道为主体,开展无人机巡查和测绘公益服务。使用无人机对治理资金不足、水环境差的村级河道进行巡查和测绘,大大降低了人工测绘的难度,提高了精确度,同时节省了治理费用,使村级河道治理变得容易了,为打造乡村宜居环境贡献了力量。
N个拓展公益服务。团队在以开展巡河为主体公益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公益服务内容,开展了以农村卫生环境监测、农林植保、航拍记录、应急救援、科普教育等拓展公益服务项目。
三年多的公益服务之路,服务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收获诸多赞誉和荣誉。每一次公益服务都是对无人机飞手的实战演练,是对他们飞行技能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实战平台。目前团队已培养出由中国民航局颁发证书的无人机教员5人、机长8人、驾驶员17人。团队成员参加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连续三届获全国特等奖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承载着队员们一次次公益服务的千锤百炼,一次次操纵飞行的精益求精。
回顾过去,服务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深刻领悟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的重要意义,秉持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通过开展巡河护河公益服务,发动培养青年学生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实现了专业实践与科技支农同频共振。
展望未来,服务队将以日照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建立分队,拓展服务范围;同时向水土保持、环境监测等领域拓展服务,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美乡村贡献力量。(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骄
“百年大党启新程,亿万先锋砥砺行。党性教育拓载体,永葆组织先进性。艺术赋能强信念,勇于实践担使命。于无声处传薪火,复兴伟 ...
威海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王淑英说,学校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企业实践。进入暑假以来,她先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为期5 ...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