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以水利专业数字化升级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
发布时间:2022-08-02 14:08 来源: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作者:王启田 李燕飞 张云清 赵黎 A+A-
-分享-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对传统水利产业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而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水利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水利精神,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领域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努力破局,适应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领域优化升级需要,先后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水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98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按照水利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对接智慧施工、数字造价,以及智能运行管理岗位(群)素质、知识、能力的新要求,依据供给需求、资源共享理论,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构建了“水利工程+信息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学生参加茶园智慧节水灌溉技术服务

为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近两年,学院对国内46家知名水利类企业进行调研,访谈了700余名企业技术人员和200余名学院毕业生,形成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并面向水利水电工程智慧施工、数字造价、智能运行管理等岗位,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依托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以学生、学徒、准员工身份,校企双导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完成认岗、跟岗、轮岗、顶岗等4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入学后的第1至第4学期,根据课程安排和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工学交替,第5和第6个学期在企业轮岗、顶岗。在学生成长不同阶段,校企导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现场教学及岗位实践等,重点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水利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施工、智慧工地管理、数字造价、智能监测等能力,实现了学生基本能力、专项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的递进提升。

对接行业岗位职业标准,围绕水利数字化转型升级,学院系统设计了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增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BIM技术应用”等6门信息技术类课程,重构了“水利工程智慧施工技术”等12门专业课程,构建了智慧施工、数字造价、智能运行管理、创新实践等4个课程模块。校企共建“共享智慧云平台”、打造了线上线下“双课堂”的移动互联网、教学资源数据互通的互联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物联网,形成了“四模块”为主体、“三网一平台”为支撑的专业课程框架体系。

“四方”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智慧水利实训基地运行框架

此外,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水利精神,实现课程思政全过程育人、实践环节全方位育人、校园环境全覆盖育人。建成《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案例库和素材库。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水工建筑物”等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小型水库运行管理” 2门课程为“全国水利行业终身学习平台”提供现代数字教学资源。出版的《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利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水工建筑材料智能检测》等20部课证融通、工学结合立体化教材。

在实训基地方面,学院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原有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6个实训场(室)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与水发产业(山东)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心、水利工程虚拟仿真中心、水利工程BIM协同创新实训中心、3S数据智能处理中心等16个数字化实训室(场)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利用“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共享智慧云平台”,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专项实训、实测数据与行业、企业、地域移动互联,数据互通,实现了场景可视、远程互动、实境监测,资源共建、共用、共享。学院教学团队实施“理、虚、实”一体化教学与实训模式,创设真实、仿真生产环境。同时,校企专家联合开发“互联网+实践教学资源”,共开发了5类32个典型水利工程虚拟仿真软件和安全教育VR软件,以及微视频、动画等3万余条优质资源,搭建了“校内实训、师资培训、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竞赛训练”六位一体的开放共享平台,为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公众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

学生参加潍坊灾后水毁工程重建工程技术服务

学院还牵头成立山东省现代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共建北控水务学院、慧科产业学院、南方测绘学院,形成了学校(院长)—企业(总经理)、系部(系主任)—子公司(企业专家)、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项目部(项目经理)、专业教师(专职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四层级四对接”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校—行·企·地”共同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制订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等12项管理办法,搭建校企资源整合利用平台,制定教学管理、岗位培养等方案,对实施过程监督、指导,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培养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素养的水利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体制机制保障。

为更好地迎接水利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挑战,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将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水利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水利精神,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领域专业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建成“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的技能型特色学校。


作者:王启田 李燕飞 张云清 赵黎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以音乐为媒,以党课为载体—— 音乐情景党课为清廉学校建设注入活力

“百年大党启新程,亿万先锋砥砺行。党性教育拓载体,永葆组织先进性。艺术赋能强信念,勇于实践担使命。于无声处传薪火,复兴伟 ...

08-04 09:1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成长有人帮,发展有通道,前景有奔头—— 威海市卫生学校助教师职业生涯一路花开

威海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王淑英说,学校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企业实践。进入暑假以来,她先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为期5 ...

08-04 14:5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大师云集,窑火传薪 ,融窑柴烧创作营“燃”爆岛城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 ...

08-04 15:0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