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职业学院对接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和《山东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2022)》要求,不断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启动了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加大线上课程开发力度,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变革课堂教学生态。
一、丰富万物互联教学应用场景
升级扩容智能化学习支撑环境,建成精品研讨型智慧教室6间;新建沉浸式互动课堂、具录播功能智联互动课堂、5G+4K/8K互动课堂、云课堂等智慧教学应用场景3个。实现教学数据汇集分析,学习资源个性推送。适应职业教育特征,实施实训设施的物联改造,建成5个以上5G智慧实训场地,打造“人—物—事”的映射,让技能训练远程可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支持。


二、打造“1+4+N”虚拟仿真云平台
采用“集中+分散”的布局模式开发建设虚拟仿真资源,着力打造1个VR 云平台,建成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以智慧建造、智能制造、船舶制造、航海技术4个专业群为主体,打造专业群共享虚拟仿真中心,建成建筑工程专业虚拟工厂和虚拟体验馆、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实训教学基地。适应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的实际和区域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着力在难实践、危险大、投资大等专业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开发,以“虚拟仿真+云渲染”技术为依托,开设虚拟仿真实训课20门,自主开发建设1000个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形成全面教学应用并带动其他专业群融合发展。启动“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跨学院多专业协作开展专业实训室的数字化改造,试验云制造控制和平台系统,促进专业应用的规模化复用。


三、打造智慧型虚拟学习云社区
建设融课堂教学、同伴互学、教研空间为一体的智慧型虚拟学习社区,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的智能助学系统,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实现“智能助学”。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建立教学专家库,针对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名师或专家的指导(辅导)、答疑、在线咨询等服务。建立基于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估系统,通过电子档案袋、测试、问卷等多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评估数据,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档案,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建设智慧型社区教育平台,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功能,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社会化服务应用。


四、基于优质共享理念丰富数字教育资源
以“全面、多样、共享、公平、生态”的理念,构建以国家级教学资源平台引领、校本资源支撑、特色资源辅助的新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强化国家、省智慧教育公共平台的引领应用,优先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领域引进10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引进与自我开发涵盖综合素养、通用能力、创新创业、成长基础、个人发展等多类别的优质通识课程200门,不断完善学校素质养成课程体系。加强校本资源建设,自主开发新型微资源50万条,建设完成2280门线上课程,占课程教学计划内课程比例的100%,网络教学覆盖率达100%,线上课程资源总量超50T。本年度在国内主流慕课平台上线运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1门,建设1个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其中20门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3门课程资源获评省级优秀社区课程资源,16门数字课程上线国家终身教育平台,为17万名学生实现跨区域、跨学校的同步学习服务。

(来源:央视新闻,威海职业学院)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清晨,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海洋生物科普馆里,今年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正围着展柜中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标本驻足观察,专业教师细致地 ...
日前,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群率团赴泰国,应邀出席海信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开工仪式,并为该校首个海外“班·墨学院”揭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校地协同、智慧赋能、教学融合、监督强基”为抓手,系统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着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