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类型教育特性,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发布时间:2023-11-15 10:4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李代玉 A+A-
-分享-

  “同学们要将自身发展置于时代与国家发展的大潮中,全面领会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特质和要求,爱祖国、学文化、练技能、强身心、会共处,努力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9月20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达以“融入时代洪流,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题,为全校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和学生一起探讨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新命题、新要求、新使命。

学校党委书记李达讲授“开学第一课”

  近年来,该校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地位,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三教”改革,着力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酒店管理类办学新路径。

  产教融合、书证融通,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铺底”

  车依迅是学校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她成为青岛市知名双语主持人,多次主持省、市级重点项目,并创立个人播音主持学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谈起自己的经历,她认为,学校实施的“现代学徒制”和书证融通模式,让她掌握了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产教融合、书证融通是职业教育的独有特性,也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底色”。学校持续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校企共同制定配套文件,印发实施方案,分步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同时,制定建立了“项目引领、平台支撑”合作研究机制,创建了“标准贯通、多维融合”书证融通模式,使学生的技术技能底子扎实,创新创业意识浓厚,毕业后很快便能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之中。

  “‘底色’越浓,人才就越有竞争力。”李达介绍说,学校积极推动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酒店管理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引领,持续开展专业整改,牵头进行了民宿管理与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两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同时,大力推动专业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启动首批专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推动专业(群)全面转型升级和教育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知识体系、教育能力、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变革,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三教”改革、“课堂革命”,引领课程建设

  9月19—22日,在2023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现场,学校文旅学院121名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布展、展商报到、观众注册、现场管理及咨询、新媒体营销、满意度调查等展览会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将专业知识与展会岗位职责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匹配度和适应性。

  这是文旅学院实施“三教”改革,将课堂搬进展览会现场,推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一项举措。近年来,学校扎实推动“三教”改革落地实施,构建了“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模式,探索专业理论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的合作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过程管理,推动课堂教学走进现场、融入情境,推动将“课堂革命”落实到课堂教学创新行动中,助力课堂教学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更具适应性、咬合力。

学校举行课程提质培优综合改革立项评估会

  学校将课程提质培优综合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具有酒店管理特色、多元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打造新型评价考核工具,建立和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形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新准绳。”李达介绍说,学校教师团队先后获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入选国家首批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素养课程、第二课堂,推进协同育人

  “李书记的‘开学第一课’,激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练就过硬本领、涵养健康身心,从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放飞更绚烂的梦想。”听了李达的“开学第一课”后,学生刘欣茹高兴地说。

  学校基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全面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人才综合素养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人文素质讲座、职业素养讲座等系列品牌活动。作为“素养课程”的重要一课,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示范上课,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效应。

  学校还构建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实习、实训课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一体化设计,细化劳动教育课外学习内容和实践任务,对增强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学校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整合第二课堂课外培养体系,设置思想成长、拓展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六大模块,将第二课堂体系纳入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对应不同模块的能力要求设置项目,实施学分制管理,学生选修课程库更加丰富。主动对接研究院所、行业协会、企业机构,共同参与岗位调研、项目开发、实施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整合志愿服务活动,协同推进社区服务、支教助残、公益环保、赛事服务等一体化运行,提升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生在实训室研讨方案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李代玉

编辑:白天

审核:袁琳

相关阅读

一金一银!枣庄经济学校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斩获大奖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各个赛项争夺赛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这是由教育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举办,面向世界 ...

09-01 09:31枣庄经济学校

2025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 山科职院学子夺双金

近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接连传来捷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分别在“生物技术”与“水利”两个赛道 ...

09-01 17:50山东教育新闻网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日前,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获批增补为副会长单位;校长孙承武因深耕职业教育与产 ...

09-02 10:44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