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看山东
枣庄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05 09:1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陈曦 夏尚飞 A+A-
-分享-

  近年来,枣庄职业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紧盯构建产教融合平台、优化专业设置、共育高技能人才、技术转移服务四个关键点,赋能枣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汇聚资源,产教融合“1+4+N”新生态活力迸发

  该校围绕枣庄市“6+3”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汇聚政校企行研多方合力,积极构建“政府撬动、行业带动、企业推动、学校主动、科研机构驱动”五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共同搭建了“1+4+N”产教融合新型平台。

  据介绍,“1”是指组织牵头成立了全国锂电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是指牵头成立了枣庄市锂电、高端化工、数字化设计制造、高质高效农业等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中,枣庄市高端化工市域产教联合体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N”是指在牵头成立的共同体及联合体成员单位内共建N个实体化产教融合新型平台,包括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近年来,学校建设校内外微细加工生产传承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产教融合新型平台24个。2024年,依托平台组织开展94场线下对接会及专场活动,其中,“锂电之春”双选会吸引了130家锂电相关企业参会,为在校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超300个。

  随产而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截至目前,学校开设了15个专业大类57个高职专业,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与枣庄市产业体系完全匹配。”学校党委书记郝荣平介绍,学校秉承“以需求为引领、与产业相衔接、强化服务导向、推动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紧密对接枣庄市“6+3”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区域重点产业。

  学校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布局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100%。依据社会需求,增设宠物医疗技术专业1个,与动物医学、畜牧兽医专业组建动物医学专业群;对接枣庄市新医药产业链,裁撤市场需求少、对口就业率低的中药学、建设工程管理等5个专业;对布点多、规模大、需求饱和的护理、口腔医学2个专业,缩减10%招生计划。与此同时,先后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岗位需求调研,升级改造数字化专业课程,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吻合。

  多措并举,技术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1金、1银、1铜的成绩。在同年举行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奖项33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0项。“技术技能人才竞相成长的新气象,标志着学校办学走向了一个新高度。”谈起参加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郝荣平介绍,学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夯实“金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教学资源、项目载体、教学过程和技能生成的实践环境。

  他们注重在基地中共育人才,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59个,建有生产性实验、实训室226个,工位数10268个,生均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位数0.81个,特别是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中德诺浩汽车认知与维护保养实训中心”,已获批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项目中培养人才,是学校的又一创新举措。校企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3个,其中2个获省教育厅立项;与上海亚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办学项目15个,学校校企订单班、冠名班、协议班数量总计达24个。紧密对接枣庄市行业岗位需求,校、企、行共同制定了58个专业的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采用了“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通过实习实训、共建专业课程等方式,精准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枣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引领,基于结构化团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技能大赛工作体系。通过系赛全员参与“以赛促练”、校赛全专业设赛“以赛促学”、省赛(对接专业)全赛项覆盖“以赛促建”、世赛全方位保障“以赛促改”4条路径,推进赛课融通、赛训互通,保障系赛、校赛的有序开展和省赛、世赛有效衔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覆盖率达100%。

  修桥铺路,技术转移服务落地生金

  在滕州市柴胡店镇的万亩菊花园里,菊香四溢引来蜂飞蝶舞,村民正忙着收获成熟的菊花,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多亏了大学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一名正在劳动的村民说,“仅此一项,每季度为村里增收20多万元呢!”

  村民所说的“大学老师”是学校成立的中药材技术转化专家指导团队,他们与柴胡店镇校地合作共建的药(饮)用菊花种植生产实践项目,不但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带动生产种植群众2000名,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职教力量。

  为促进技术转移服务落地生金,学校出台了《枣庄职业学院技术转移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广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为技术转移服务修桥铺路。先后与行业企业协同共建欣旺达产业学院、中德诺浩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等18个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国家级锂电新能源虚拟仿真基地;依托学院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实训基地、枣庄市高端绿色化工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获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与国家电网枣庄供电公司、山东晓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枣庄市汇绿苗木繁育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技术服务55项,合同到款额1649.47万元。2024年,技术服务、培训及专利转化到款额1649.47万元,较上一年增加44.02%;师均到款额2.35万元,较上一年增加28.04%,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服务提质增效、落地生金。(图片提供:枣庄职业学院)

学校荣获“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称号

学生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中心

(原标题:汇聚资源搭平台 随产而动设专业 校企协同育人才 技术转移地生金 枣庄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曦 夏尚飞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一高校发布严正声明

2月25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严正声明

03-01 09:34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产教城融合”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20级五年制贯通班的197名学生参加毕业实习,2022级的656名学生参加岗位实习, ...

03-05 10: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枣庄职业学院将“班墨奚”匠心文化融入“未来工匠·读书行动”

“将‘班墨奚’匠心文化建设与阅读推广行动相结合,让更多师生回归阅读、享受阅读,在阅读中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 ...

03-05 10:3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